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441章 纸比数据活得久

第441章 纸比数据活得久(2 / 2)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赵子轩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我们来玩一个‘旧书漂流计划’。这些凝聚了无数人记忆和情感的文字,现在太容易消失了。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他晃了晃手里的《五三》和旁边的《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等明年高考结束,全省至少有十万考生会把这些书当废品卖掉,或者带回家永远珍藏。总会有人在某个百无聊赖的下午,翻开这一页,看到我们留下的东西。”

弹幕瞬间爆炸。

“卧槽,这操作太狠了!知识的缝隙里藏着真相!”

“高考钉子户,永不缺席!这招绝了!”

“我这就去买一本,明年传给我弟!”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陈默的脸色比显示器的光还要苍白。

他刚刚截获了政务审查系统最新的AI识别模型更新日志。

一行行冰冷的代码让他心惊肉跳——新的模型不再仅仅识别关键词,它开始学习识别“意象”。

连“母亲在灯下织毛衣”、“老屋的黑色瓦片”、“村口的歪脖子树”这类充满象征性的描写,都会被系统自动标记为“潜在关联风险文本”。

敌人已经进化到了会解读诗歌的程度。

“疯子。”陈默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化作一道道残影。

他必须立刻反击。

他将自己开发的“语义变形器”紧急升级到了3.0版本,除了原有的规避审查功能,他加入了一套全新的反侦测机制:系统在生成任何一篇看似合规的、歌舞升平的文章时,会自动在字里行间嵌入一段微不可察的、只有通过特定停顿节奏才能读出的摩斯密码式断句。

他将新版本的程序打包,加密,发送给了他在省图书馆工作的内线阿珍。

“新工具,”他在附言中写道,“反侦测模式已开启。从现在开始,你们图书馆的每一台联网打印机,每打印出一页看似无关的通知或报告,都在偷偷地向我们发报。”

傍晚时分,林枫收到了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匿名快递。

他划开包裹,里面是一本用牛皮纸包着、书角已经磨损的旧书——《青州地方志·补遗卷》。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泛黄的扉页,一行刚劲有力的手写钢笔字映入眼帘:“LS1953wY,终于有了归处。”

LS1953wY,柳坪生人,1953年,王姨。

林枫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飞快地翻到书的最后一页,在页脚的空白处,发现了一行用铅笔写下的、字迹娟秀的小字,笔迹很淡,仿佛随时会消失:

“昨天,有三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来档案室,指名要查这本书,我说没有。但他们走后,我在打印机的废纸盒里,发现了一页纸。”

是阿珍的笔迹!那三个学生……他们已经开始追查实体了!

林枫猛地抬头,目光穿透玻璃窗,投向远处黄昏中矗立的大学城教学楼。

就在那一刻,一阵风起,一张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泛黄纸页,在教学楼顶的空中打着旋,像一只倔强挣扎、不肯落地的纸鹤,久久盘旋。

那只纸鹤,是他们播撒出去的种子,也是引诱猎犬的信标。

就在林枫凝望着那只纸鹤时,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刚刚结束了一天疲惫奔波的张野,正靠在自己那辆破旧的面包车驾驶座上。

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手机里那一个个确认“收到”的回复,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而踏实的微笑。

这比在网上掀起滔天巨浪要累得多,但也真实得多。

突然,手机屏幕亮了,震动了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张野皱了皱眉,接通前看了一眼来电归属地。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一行他从未接触过的名字:

青河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