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297章 谁说野路子不能报税?

第297章 谁说野路子不能报税?(2 / 2)

他将这段短视频用最快的速度剪辑完成,配上激昂又悲怆的背景音乐,发布到了本地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的民生号上。

他没有用“税务稽查”这种官方字眼,而是改了一个更具煽动性的标题:《他们要的不是税,是让我们闭嘴》。

视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

不到两个小时,“草根也要财务自由”这个话题被顶上了同城热搜。

评论区里,无数在夹缝中生存的小摊主、手艺人、民间兴趣小组的组织者涌了进来,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着最强烈的共鸣:“我们卖早点也没票,但我们没贪过一分钱!”“我们几个老哥们凑钱办画展,难道也要去注册个公司吗?”“支持你们!不透明的账该查,但不能把做好事的人当贼防!”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座城市的陈默,正通过一个经由家属授权、巧妙藏在活动室盆栽里的微型录音笔,远程监听着现场的每一次问询。

他没有被税务术语迷惑,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提问逻辑的核心——他们反复盘问的,并非“是否缴税”,而是“你们算不算一个组织”、“谁是领导”、“决策流程是什么”。

“他们的目标不是税,是你们的‘组织’形态。”陈默立刻向张野发出指令。

张野心领神会。

在第二天的问询中,他不再纠结于那三千八百块钱,而是主动提交了三份全新的文件:《“呼吸之间”成员权责协议》、《罕见病家庭议事规则》、《物资分配委员会选举及公示制度》。

最后,他在陈默的远程指导下,从系统后台现场生成了一份“单项活动零利润运行报告”,清晰地展示着:总收入3872元,总支出3865元,剩余7元,用于打印凭证。

为首的稽查员一张张翻看着那些打印精美、条款严谨的文件,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轻蔑变得越来越凝重。

他从未见过一个连正式注册都没有的民间团体,能拿出如此完备的“内部法典”。

他下意识地低声问了一句:“这些东西……有法律效力吗?”

话音未落,活动室的门被推开,老周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民法典》。

他将书递到稽查员面前,指着其中一条,声音洪亮而清晰:“《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我们这些民间的约定和自治规则,亦为法源。”

现场一片死寂。

三日后,一份措辞温和的复核意见书送到了“呼吸之间”,结论是:“暂未发现偷逃税款行为,建议未来进一步完善票据管理。”

一场风暴,看似平息了。

张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走到墙边,准备撕掉那张激励了他们很久的旧标语——“有些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别撕。”阿珍拦住了他,眼神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她拿起笔,在标语只要能让我们活下去’。”

当天晚上,陈默在信号站2.0的系统后台,悄然上线了一个名为“税务合规包”的新模板。

这个模板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自动匹配适用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报税口径和材料范本。

林枫刷新着后台数据,看到代表用户的光点在全国地图上亮起,已经有十一个和他们一样的草根团体下载使用了这个工具包。

他轻声对身旁的赵子轩说:“他们想用一套成熟的制度压死我们,结果,我们学会了……怎么用这套制度更好地活下来。”

镜头缓缓推近,定格在林枫的电脑屏幕上。

在那些闪烁的数据光点旁,一条新的系统消息弹了出来,带着远方的尘土气息:“你好,我们是甘肃会宁的一所盲童学校,听说你们的系统可以自己管账,我们想申请接入信号站……”

胜利的喜悦在团队中弥漫。

陈默独自坐在屏幕前,看着那个不断延伸的用户网络,看着那些从黑暗中伸出的、渴望自救的手。

他一手打造的“信号站”正在成为一座灯塔,连接起一座座孤岛。

他允许自己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嘴角勾起一抹罕见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微笑。

这台由代码和信任构筑的机器,正在以他未曾预料的速度,拥有自己的生命。

它在工作,它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