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在挑战系统,他是在为系统打上一个本该存在的补丁,一个关乎人性的补丁。
清晨的阳光刚刚穿透夜市残留的油烟,林枫的手机就发出了一声清脆的短信提示音。
他几乎是颤抖着打开,那一行来自教育局官方号码的文字让他瞬间热血沸腾:“小石头同学,您的复学申请已通过初步审核,现已进入为期七天的公示阶段。”
成功了!
陈默的AI,那个愤怒的数字幽灵,真的冲破了那道官僚主义的高墙!
林枫像一阵风般冲进夜市,一把抱住正在烟熏火燎中埋头烤串的小石头。
孩子的脸上还沾着炭灰,茫然地看着这个突然失态的老师。
“我们成功了!小石头,公示期一过,你就能回学校了!走,我陪你回去,把剩下的那些表格都填完!”林枫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然而,小石头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孩子瘦弱的肩膀垮了下来,他摇了摇头,声音低得像蚊子哼:“林老师……我不想再去了。我怕……我怕他们最后还是会说‘不行’。”那种被反复拒绝后烙下的恐惧,已经深深刻进了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的骨子里。
林枫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他蹲下身,与孩子平视,然后缓缓打开手机,点开了一个音频文件。
那是陈默发给他的,由AI合成的申诉书朗读录音。
冰冷、毫无感情的电子音,却一字一句地念着那些滚烫的文字:“……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而非填充容器。当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被僵化的规则挡在门外,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现在,更是社会的一个未来。拒绝一个孩子,就是拒绝整个未来……”
小石头愣住了,他从未听过有人用这样郑重其事的方式,来谈论他上学这件事。
一滴滚烫的眼泪从他的眼眶滑落,砸在脚下烧得通红的炭火上,发出一声轻微而清晰的“嗤”响,像是一场无声的融化。
孵化园的办公室里,孙正刚最终还是在那张申请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锋落下,他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低声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也像是在宣告一个全新的可能:“也许……野路子,也能走出一条通往庙堂的路。”他拿起电话,拨给了自己的助理:“通知一下林枫的团队,他们的项目初审通过了。另外,把他们的答辩顺序,排到年度扶持项目答辩会的最后一个。”
电话接通的瞬间,夜市的喧嚣、社区活动室的议论、陈默房间里的代码流,似乎都汇聚到了林枫的手机听筒里。
电话那头,一个冷静的、公式化的女声传来,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威严:“林枫先生吗?这里是孵化园项目管理办公室。恭喜您,您的项目通过了初步审核,获得了参加年度扶持项目最终答辩会的资格。”
林枫还没来得及欢呼,对方的话锋便陡然一转。
“不过,我需要提醒您。由于近期一些与您项目相关的舆情,评委会对你们的执行方式和项目真实性,抱有极大的关注和疑虑。您的答辩被安排在周五下午最后一个。请做好准备,回答评委会所有的问题。”
电话被干脆地挂断。
林枫握着手机,周围队友们兴奋的欢呼声仿佛被隔上了一层厚厚的玻璃,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他抬起头,看着夜市上方那片被霓虹灯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夜空。
他们赢得了入场券,一张通往终极审判席的入场券。
穿过这条烟火缭绕的野路,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是金碧辉煌的庙堂,还是万丈深渊的断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