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移动鼠标,决绝地点了“否”。
他快速敲击键盘,写下一封简短的邮件,群发给三人:“我不擅长说再见,所以提前走了。但我的代码永远连着你们的Id。如果有一天系统提示‘信号弱’,那不是连接断了,只是我正在世界的另一头,拼命想办法重新接上。”
发送完毕,他合上电脑。
飞机开始登机,他随着人流走上廊桥。
在他踏入机舱的那一刻,手机按照预设,自动向404的群里发送了一条定时消息:“已起飞。下次见面,请务必带一碗老张涮锅的秘制汤底。”
傍晚,张野骑着他那辆旧电动车送父亲复查回来,路过青州大学南门时,鬼使神差地停了下来。
他习惯性地抬头望向那栋熟悉的宿舍楼,四楼最右边的那个阳台——灯,果然是暗的。
可那块被他们用胶水粘了又粘的“404号温暖站”的门牌,居然还在。
在黄昏的余晖里,那几个字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他掏出手机,对着那个小小的阳台拍了张照片,没有加任何滤镜,直接发到了群里,配上文字:“报告组织,我将留守总部,随时等待接应。”
消息发出不到半分钟,就有了回应。
远在千里之外大山深处,林枫正和几个孩子一起在小学的操场上吭哧吭哧地搭着一个新书架。
看到消息,他满是泥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迅速回道:“总部目前经费紧张,特向留守人员申请报销一包辣条。”
几乎是同时,赵子轩的消息也弹了出来。
他刚刚写完一份枯燥的会议简报,抬头看见窗外壮丽的晚霞,心情也跟着开阔起来,他回:“报销已批准,附赠一张局长亲笔签名的表扬信,以资鼓励。”
就在这时,群里突然弹出了一个视频通话邀请,发起人是陈默。
林枫、赵子轩和张野都愣了一下,随即不约而同地按下了接通键。
四个人的脸出现在四个小格子里,背景分别是山村的星空、城市的晚霞、老旧的街道和异国公寓里单调的白墙。
画面有些卡顿,声音也断断续续,但当他们看到彼此的瞬间,仿佛之前所有的离愁别绪都烟消云散。
四个分离的画面,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拼成了一块完整的拼图。
深夜,山风呼啸。
林枫在支教宿舍昏暗的灯光下,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日期。
“今天,班上最调皮的那个男孩问我,老师,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不去大城市挣大钱,要来我们这儿?我说,因为在很远的地方,有人在等着我们一起去点亮一些快要熄灭的灯。他们听不懂,但都笑了。他们的笑,就是第一盏灯。”
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
这里没有光污染,银河像一条倾泻的瀑布,璀璨得惊心动魄。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苏晚晴发来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404宿舍那块门牌的特写,而在门牌。
照片下附着一行字:“三年后,凭票入场,不见不散。”
林枫的眼眶一热,他吸了吸鼻子,打字回复:“好。出发那天,别删好友。”
镜头缓缓拉远,从山村的孤灯,到都市的霓虹,再到横跨大洋的万家灯火。
四座城市,四盏微光,在同一片夜空下各自闪烁,却又因一个不断亮起的手机群聊提示音,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而在那间早已人去楼空的404宿舍,门牌上的字迹在楼道彻夜不熄的应急灯下,被一道从门缝里透出的、微弱却又执拗的光,悄无声息地照亮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