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人群的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
孙正刚带着两名保安,面色铁青地出现在了灯海的边缘。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留在人群前方的林枫身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林枫,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吗?集体抗议?”
林枫平静地走下楼,将陈默实时打印出来的签到表递了过去,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孙老师,这是自愿参加的集体自习,完全符合校规第十七条关于学生在公共区域学习的规定。”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我们没喊一句口号,没堵一扇门,我们只是……不想让一个承载了我们青春的名字,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
人群中,张野突然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猛地跳上一张空桌子,他洪亮的声音盖过了夜风的呼啸:“各位!今晚我们不为留级复习,我们只为‘活着的证据’熬夜!谁还记得,第一次被室友从被窝里拖起来晨跑的感觉?谁忘了,暴雨的深夜里,有人为你留着的那一盏回寝的灯?”
“记得!”
不知是谁先吼出了第一声,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回应从四面八方涌来。
声浪如同实质的冲击波,震得教学楼的窗户嗡嗡作响,也震得孙正刚的脸色愈发难看。
凌晨两点,夜已深沉,但404楼下却亮如白昼。
陈默的后台数据在疯狂跳动:线上线下总签到人数突破六百,留言弹幕累计发送一万两千余条。
微博上,“#404不散#”的话题阅读量已经冲破了一千万。
这场由学生自发的守护行动,早已超出了校园的范畴,变成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件。
孙正刚没有离开,他一直站在人群外围的阴影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林枫注意到,他默默地掏出手机,对着那块被摄像机灯光照得雪亮的“404”门牌,拍下了一张照片。
那个动作很轻,很隐蔽,却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林枫心中的阴霾。
他转过头,对身旁的苏晚晴轻声说:“他开始看了……只要他开始看,就再也无法假装看不见。”
镜头缓缓拉远,灯火通明的楼下,像一场盛大的祭典。
而楼上,404宿舍的灯,依旧亮着。
在这片喧嚣的灯海中,它像一座孤独的灯塔,一座不肯沉没的岛屿。
天色微亮,人群带着疲惫与满足感渐渐散去。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在了404宿舍里那张堆满了草稿纸的桌子上。
林枫通宵未眠,但双眼却异常明亮。
他关掉了实时监控数据的屏幕,屏幕上最后定格的,是根据一万多条弹幕留言生成的词云图,最中央、最醒目的几个词是:家、回忆、兄弟、第一次。
他盯着那几个词看了很久,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然后,他转动椅子,面对着自己的电脑,新建了三个空白文档。
他没有丝毫犹豫,在第一个文档上,敲下了标题:一份关于“情绪资产”的可行性报告。
在第二个文档上,敲下了标题:一份超过三百名在校师生联署的“无安全隐患”物理鉴定申请。
而在第三个文档上,他只打下了两个字。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