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104章 营业执照比情书难写

第104章 营业执照比情书难写(2 / 2)

那天晚上,404寝室的灯亮到凌晨三点。

陈默的机械键盘敲得噼啪响,屏幕上跳动着热力图和柱状图;赵子轩趴在床上,钢笔在稿纸上洇出蓝黑的墨迹,嘴里念叨着“这个案例要突出温暖,那个要强调改变”;张野守着电热水壶,每过半小时就往每个人杯子里续热水,水蒸气模糊了贴在墙上的“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的通知。

林枫坐在书桌前,台灯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与张野的劈柴刀、赵子轩的吉他、陈默的游戏手柄重叠成一片。

他翻看着打印出来的用户留言,有歪歪扭扭的手写体,有语音转文字的乱码,还有用表情包拼成的“谢谢”。

指尖停在一条备注上:“原来我不是没人想听我说话。”

他吸了吸发酸的鼻子,在报告扉页写下:“我们不是心理咨询师,不是情感专家。我们只是一群愿意把耳朵、嘴巴,甚至半块西瓜分给你的普通人。”

第四天清晨,林枫抱着装订成册的《青州大学生情感现状白皮书(初稿)》走进创业指导中心。

封皮是陈默用3d打印机做的,印着404寝室的门牌号,边缘还留着打印时的毛边。

王老师推了推金丝眼镜,翻页的动作很慢。

当他看到“83%的受访者表示需要情感支持,但仅12%选择专业渠道”的柱状图时,手指顿了顿;看到“典型案例:从不敢表达到成功牵手的21天”时,嘴角微微翘了翘;翻到最后一页“我们需要的不是盈利,是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有个愿意听你说话的地方”时,他合上报告,抬头看林枫:“你们这数据,比我去年看的心理中心年报还扎实。”

“我们可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延伸项目。”王老师抽出钢笔,“但得挂在心理中心名下。”

“我们要独立运营。”林枫脱口而出,“我们做的不只是心理辅导,还有帮人递情书、调解矛盾,这些琐碎的事心理中心顾不上,但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王老师挑眉:“那公益化运营?放弃盈利?”

林枫想起昨晚整理案例时,赵子轩突然说的那句话:“其实咱们收的那点钱,还不够买打印纸。”他想起老刀说的“防人不如让人不敢防你”,想起那些写满“谢谢”的订单备注。

他坐直身子,声音比想象中更坚定:“我们要的不是钱,是资格——让需要帮助的人知道,这里光明正大,不用偷偷摸摸。”

王老师的钢笔在报告封皮上敲了两下,突然笑了:“行,特批试点。首期给五千块,做宣传和设备采购。”他在审批单上签完字,推过来时纸页发出沙沙的响,“但要是出了乱子——”

“我们担着。”林枫抓起审批单,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当晚,苏晚晴的消息准时发来。

照片里,创业指导中心官网的公告栏上,“青年情感支持中心”几个字红得发亮。

林枫把照片转发到寝室群,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了又灭。

三分钟后,赵子轩的消息跳出来:“所以……以后还能收钱吗?”

陈默秒回:“可以收心意,不能收溢价。”

张野发了个劈柴的表情包:“我去买块匾,刻‘有求必应’!”

林枫望着窗外的灯火,楼下的夜宵摊还亮着暖黄的光。

他摸出兜里那张沾着豆浆渍的便签纸,“校园互助计划”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边角依然叠得方方正正。

风从窗口吹进来,掀起书桌上的《情感现状白皮书》。

最后一页的案例里,有个女生写着:“他们的门永远开着,灯永远亮着,像……像家一样。”

林枫笑了。

他起身走到门口,摸出前几天买的木质门牌,“青年情感支持中心”几个字是赵子轩用毛笔写的,墨迹还带着股墨香。

他刚要往门上钉,忽然听见走廊传来脚步声。

“等等!”陈默举着打印好的告示从电脑前冲过来,“我做了个温馨提示,要贴在门口——”

林枫接过那张纸,借着走廊的光看清上面的字:“本中心开放时间:早八点至晚十点(特殊情况可预约)。服务范围:倾听、助攻、调解……”他抬头看向陈默,对方眼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最后那句我加的——‘这里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只有说不出口的话’。”

林枫把告示递给张野,后者已经抄起了钉锤。

赵子轩凑过来看,突然拍大腿:“哎哎哎,最后是不是该加句‘404寝室,永远为你留灯’?”

锤子敲在门板上的声音清脆作响。

林枫后退两步,看着四个人的影子在墙上重叠,听着楼下夜宵摊的喧闹声飘上来,混着张野的“往左点”、赵子轩的“再低点”、陈默的“对齐了”,忽然觉得,那些曾经以为的“夹缝里偷生”,原来早就开出了花。

夜风掀起告示的边角,露出最后一行没被钉住的字:“有需要的同学,请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