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要?”苏晚晴的声音开始颤抖,放在桌下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那些资料,是她和林枫顶着烈日,一个社区一个社区跑下来,一份问卷一份问卷发出去,一个字一个字整理出来的。
现在,在高远嘴里,竟成了“不重要”的累赘。
林枫看着她微微发抖的肩膀,知道不能再让她一个人承受。
他忽然举起手机,按下了播放键。
一段清晰的录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响起,正是高远自己的声音:“……我们这个项目,最核心的就是真实性和原创性。所有成员的贡献,哪怕只是一张图,一段访谈,都必须在报告中得到明确体现,这是我们的原则!”
那是两周前,项目动员会时,高远意气风发说出的话。
录音播放的瞬间,高远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血色迅速从他脸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铁青。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陷入了死一般的僵局。
当晚,林枫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小舟发来的一张微信截图,上面是一张手写的纸条照片,字迹娟秀又带着一丝慌乱:“他们让我把我之前在群里提的几条修改意见的聊天记录都删掉,说那些讨论过程会‘影响团队效率’,让最终报告看起来不完美。”
林枫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回道:“把所有相关的聊天记录,都备份一份发给我。放心,我保证不会提到你的名字。”
他没有停下。
他立刻给计算机系的同学陈默打了个电话,将所有版本的文档历史记录打包发了过去。
“帮我做个东西,”林枫言简意赅,“一份‘文档溯源对比图’,把从初稿到终稿的每一次修改、每一次删除、每一次覆盖,都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谁在什么时间,修改了哪个部分,连字体和字号的变化都给我标出时间轴。”
第二天,当赵子轩在宿舍看到陈默做出的对比图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张图谱色彩斑斓,线条交错,红色的线条代表删除,绿色的线条代表新增。
林枫和苏晚晴贡献的大段绿色区域,在最后几个版本中被无情地抹去,然后被白宇和高远的名字所覆盖。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我靠,”赵子轩感叹道,“这哪是什么学术报告?这简直就是一桩命案的破案现场。”
答辩前四十八小时,林枫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没有正文,只有一个附件。
他点开,是一张手机翻拍的电脑屏幕截图。
截图的背景是“文印之家”那台老旧的电脑,屏幕上,白宇正在操作一个U盘。
他先是打开了那个名为“答辩用勿改”的U盘,将里面的文件全部复制,然后,他在桌面新建了一个文件夹,而那个文件夹的命名,清晰地显示在截图上——“备用成果林枫版”。
原来,他们不仅窃取,还给自己留了后路。
一旦自己的版本出现问题,就立刻用林枫和苏晚晴的原始成果顶上。
林枫死死地盯着那张截图,胸中的怒火被一种冰冷的平静所取代。
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那些看不见的对手说:“你们从来不怕做事,你们怕的,只是被人看见你们做事的样子。”
他合上电脑,整个寝室只剩下主机风扇的嗡鸣。
他拿起手机,给苏晚晴发去一条消息:“明天的答辩汇报,我来主讲。”
手机屏幕几乎是立刻就亮了起来,只有一个字,却重逾千钧:“好。”
片刻后,又一条消息弹了出来:“这一次,我们不交‘作业’,我们交‘真相’。”
答辩当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枫一夜未眠,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他和苏晚晴并肩走进巨大的阶梯教室,会场里已经坐了不少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与紧张的气味。
高远和白宇正意气风发地在第一排与相熟的同学谈笑风生,仿佛昨天的对峙从未发生。
看到林枫他们进来,高远的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挑衅的微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轮到了他们小组。
高远整理了一下笔挺的西装领带,第一个走上讲台。
他熟练地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投影仪,脸上洋溢着志在必得的自信。
他握着鼠标,目光扫过台下的评委老师和所有同学,最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落在了林枫的脸上。
他深吸一口气,那份凝聚了谎言与窃取的“终版ppt”首页,已经清晰地投射在巨大的幕布上。
他的手指,正悬停在鼠标的左键之上,准备按下,开启这场他自以为的、完美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