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亲往,但一直关注。其战后重建速度,工业化进程,令人惊叹,也……令人警醒。”
“警醒?”朴正熙追问。
“是。”
李振宇目光坚定起来:
“邻国强势崛起,机遇与压力并存。
韩国身处夹缝,若不能快马加鞭,恐被时代抛弃。
振宇在商场挣扎,深感速度之重要,有时慢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想来治国,更是如此。”
这番话,似乎隐约触动了朴正熙。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更加专注地盯着李振宇:
“哦?那你认为,现在的韩国,什么最重要?”
他终于问出了那个核心的问题。
李振宇深吸一口气,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
他迎着朴正熙的目光,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
“快!”
“快?”
朴正熙重复了一遍,眼神锐利:“仔细说。”
李振宇组织着语言,语气沉静而有力:
“总统阁下,北方的威胁悬在头顶,犹如利剑。
民众对改善生活的渴望,如同干柴等待星火。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市场机遇稍纵即逝。
我们慢不起,也等不起!”
他稍微停顿,见朴正熙没有打断的意思,便继续阐述:
“这种快,不是盲目的快。
而是像修建高速公路一样,目标明确,路线清晰,集中所有力量,不惜代价,排除万难,以最高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关键节点!
让物资流通更快,让信息传递更快,让工厂运转更快,让整个国家的经济血脉流动起来!”
朴正熙微微眯起眼睛:“不惜代价?包括什么代价?”
“包括打破一些陈规陋习的代价!”
李振宇语气加重:
“包括承受短期阵痛和非议的代价!
包括要求所有人,上至财阀,下至工人,都必须跟上这种节奏的代价!
甚至……”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包括在特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体舒适,换取整体飞跃的代价!
就像我的工地,为了赶国家急需的工程,也曾让工人们超负荷工作,这是振宇之过,但也实属无奈之举。
关键在于,这种牺牲必须是暂时的,并且其成果必须最终惠及所有参与者!”
朴正熙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你那个家属院,也是这种‘惠及’的一部分?”
“是!”
李振宇肯定地回答:
“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让为国效力、为建设流汗的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分享到发展的成果,他们才会爆发出更强的力量,才会真心拥护这种‘快’的节奏!
否则,速度越快,底层怨气积累越深,终有崩塌之日。
强盛,愿做此尝试,探索一条既能追求效率,又能保障民生的路径。”
朴正熙的手指停止了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