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对于那些在韩进打压强盛最狠时跳得最高、甚至助纣为虐的少数死硬分子,李振宇的手段却冷酷无情。
或通过商业竞争彻底挤垮,或通过其他手段使其无法在行业内立足。
这种“恩威并施”,既赢得了人心,也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
...
坏消息接踵而至:
重要加盟商大规模流失,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舆论对韩进一片指责,甚至政府层面也传来了微妙的不认同信号。
赵重勋再也无法维持镇定,他在长长的会议桌尽头咆哮: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国海运、金东兖、还有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
他们怎么敢如此对待韩进?!”
赵亮镐之前那玩世不恭的表情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父亲,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低估了李振宇。
他根本不是在和我们拼谁的钱多、船多。
他是在拼‘道义’,拼‘人心’!
他把自己包装成挑战巨人的草根英雄,把我们的合理竞争扭曲成财阀霸凌。
现在,舆论、政策、甚至部分国家力量都开始被他利用,站在了他那边……”
他环顾会议室里那些同样面带惊惶的高管,一字一顿地说:
“我们的四海联盟,看似庞大,但根基已经被他掏空了。
李振宇……他用我们最不屑一顾的‘人情’、‘道义’和‘舆论’,织成了一张大网,现在,这张网正在向我们当头罩下来。
我们面临的,可能是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战争。”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一种真正的、源自于无法理解和掌控的危机感,首次弥漫在这些韩国顶级财阀决策者的心头。
他们发现,那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不仅没有被碾碎。
反而用一种他们完全陌生的战术,将他们逼入了一个极其被动的局面。
在完成了所有的战略布局和力量积蓄后,强盛物流这头蛰伏已久的猎豹。
终于露出了它锋利的爪牙,向着看似庞大却已外强中干的四海联盟,发起了疾风骤雨般的总攻。
金哲民,这位强盛物流的技术核心与运营大脑,终于将憋了数月的能量彻底释放。
他没有去抢夺那些被四海用重金把守的“明星线路”。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四海体系内效率最低、抱怨最多。
却被傲慢的韩进管理者视为“鸡肋”的区域性零担货流和复杂末端配送网络。
在金哲民的指挥下,强盛物流强大的物流系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通过之前整合进来的众多中小公司运力。
他构建了一张无比灵活、触角深达每个工业区、每个批发市场的“毛细血管”网络。
当四海的大型货车还在为凑满整车货而等待、或者因无法有效配载而空驶半程时。
强盛的小型货车已经通过调度中心,以更高的频率、更短的等待时间,将货物准时送达。
金哲民团队甚至为一些特定行业(如服装、电子配件)设计了专属的。
带有简易仓储和分拣功能的“移动配送中心”,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
强盛的客户发现,选择强盛,不仅意味着资金周转更快,更意味着货物在途时间显着缩短,破损率直线下降。
这种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远非四海单纯的运费补贴所能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