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李相定始终坚信,一家制造企业的根本竞争力,最终来自于技术。
他正式成立了“强盛纺织研发中心”,由先前从东洋高薪聘请来的几位核心技术专家牵头。
他明确要求:
强不能再满足于模仿和改良别人,必须开始做属于自己的原创性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他甚至立下一条铁律:
公司每年利润的15%,必须固定投入研发。
这一决定遭到了管理层内外的巨大阻力。
不少人心疼钱:
“利润本来就不多,还投那么多去搞看不见结果的研究?”
“年轻人就是喜欢搞花样,能不能活过明年还不好说呢!”
但李振宇坚定的表态支持力李相定后,企业内部的声音便逐渐减少,所有人都清楚强盛只有一个人的意志,那就是李振宇。
与此同时,财务体系也经历了彻底改造。
他建立了严格的预算审批与成本核算制度。
公司每一笔支出都必须事先有预算,超支必须附上详细说明。
他还引入了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的ERp系统雏形,通过卡片和台账的初步电子化,将采购、生产、销售和库存数据联动起来管理。
系统虽然原始,却极大地提升了内部信息的流转速度和决策准确性,让管理层第一次能够清晰地看到公司的实时运营全貌。
改革之路,必然伴随阻力。
最大的阻力来自一部分创立之处的老班组长和中层。
他们既无法适应严格数字化、标准化的新管理方式,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一个“毛头小子”对自己指手画脚。
李相定的处理方式果断而灵活。
对于愿意学习、主动适应改变的,公司提供培训,并给予他们新的晋升机会。
对于那些固守旧习、甚至公开阻碍改革推进的,即便过去功劳再大、苦劳再多,他也坚决辞退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强盛要活下去、要发展,需要的是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人,而不是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睡觉的人。
短短几个月后,强盛纺织的面貌焕然一新。
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产品次品率大幅下降,物料浪费得到了有效控制。
工厂运转得前所未有地有序和高效。虽然工作节奏变得紧张,但员工们因为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也看到了公司向好的前景,整体士气不降反升,开始真正接纳了这位“小社长”的领导。
会长办公室
“振宇哥,我不服,凭什么李相定可以当社长?强盛是我们兄弟几个辛辛苦苦打拼来的,我不服!”朴大勇气冲冲的进入办公室后,把手提包扔在办公桌上,脸一撇,一脸不服气的说道。
紧随而来的阿杰和瘦猴连忙把会长办公室的门关了。
瘦猴赶紧劝解道:“大勇哥,振宇哥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用意,我们之前不也是坚定的听振宇哥的,才混到了现在这个地位。”
阿杰难得不再沉默,闷声说道:“我相信振宇哥。”
“哼~”朴大勇听到这些话更气了,他并不是不听李振宇的话,只是他怕李相定可能会背叛李振宇。
这个风险太大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自己都不能坐视不管。
在他心里,这个社长瘦猴,阿杰都可以,都是一起打拼过来的好兄弟,要是李相定反水,他们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基业就全毁了。
强盛宁可在自己兄弟手里灭亡,也不能交给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