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手段齐出(2 / 2)

“至于市场上的谣言,相定,你以公司的名义,邀请我们最大的几个客户下周来厂里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的生产线和原料。同时,准备一份律师函,追究那几个散播谣言最欢的竞争对手的法律责任,吓唬吓唬他们。”

李振宇的应对,有条不紊,狠辣老练。

一手用钱和机会稳住内部,另一手用更狠厉的手段反击回去。

数周下来,外界压力巨大,但“强盛纺织”如同狂风中的劲草,虽然被打压得却顽强地挺立着,没有被摧垮。

生产线没有停,订单还在增长,团队的核心凝聚力反而在外部高压下更强了。

东洋纺织,常务办公室。

暮色透过百叶窗,在崔成敏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

他背对着门口,静静望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战略地图。

上面,数枚红色图钉密集扎在城东区域,那是“强盛”的根据地。

金课长和朴部长的汇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微弱。

每听一句,崔成敏的食指关节便无声地在地图的木质边框上叩击一下,节奏稳定,没有丝毫紊乱。

直到汇报停止,令人窒息的沉默弥漫开来。

他缓缓转过身,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丝绒眼镜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金边镜片。

“所以?”

他开口,声音平稳:

“我们动用了供应链、动用了非常规手段、甚至动用了舆论,却连一家初创企业的防线都撕不开?”

他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噤若寒蝉的两人。

“不要再去碰他的工厂和工人了。李振宇显然对此有所防备,甚至乐于在此类冲突中塑造其英明果敢的形象。”

他走到办公桌前,指尖点在一份关于“强盛”的财务简报上:“真正的战场,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他沉吟片刻,如同一位棋手在端详棋局。

“会长将开拓市场的重任交于我,东洋的未来系于此役。我绝不容许有任何人阻挡。”

“报答会长知遇之恩的最好方式,就是为东洋纺织扫清一切障碍,夺取最终的胜利。”

“他的贷款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资金额度太大了,就是突破口。”

崔成敏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去联系银行行长,让他以‘风险评估’的名义,全面核查贷款业务,特别是纺织关联企业的信贷。不必明指‘强盛’,我们要制造一种寒蝉效应,让所有敢给他供货、帮他周转的人,都感到凛冬将至。”

“其二”

他继续道,语气仿佛在部署一场战役:

“去查一查他们进出口报关的单据,每一项都要用放大镜看。再以‘热心市民’名义,向税务和消防部门提交一份措辞严谨、疑点列举清晰的匿名报告。我们要借力打力,让国家机器去帮我们敲开他的壳。”

“其三”

他走到酒柜前,倒了一小杯威士忌:

“他不是在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吗?是时候让我们在美国的‘老朋友’们出面了,散步一些关于‘强盛’产品质量的不确定传闻,记住,不是确凿的指控,而是模糊的、无法证伪的疑虑。国际买家们,最忌讳的就是风险。”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的那些红色图钉。

“李振宇以为商业战争是拳击台,要硬碰硬。我会让他明白,这是笼罩他的空气,是无处不在却又无从发力的大势。当他所有的融资渠道枯竭,合作伙伴因恐惧而远离,官方机构不断上门,海外订单纷纷流失,那时,他才会真正理解,他面对的是什么。”

“我要的不是他一时的伤痛,而是他整个商业根基的彻底瓦解。”

崔成敏最终轻声说道,如同一声叹息。

“去吧,这一次,我要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