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初透,山下爆竹声已如春雷滚地,震彻云霄。
众人皆被惊醒,幸有莹儿这开心果在,小楼内非但无半分起床怨气,反是欢声笑语,更胜爆竹。
只见莹儿今日打扮得活脱脱一只穿花蛱蝶,青丝绾成双鬟,系着赤红丝带,新袄上金鹊登枝栩栩如生,笑语嫣然,如春溪流淌,灵气逼人。
一盏茶毕,李曲驾车,载着众人向宁西郡城进发。
这一日,只为陪莹儿尽兴。登云峰阁,眺望九山皑皑白雪;游琉璃院,观锦鲤化龙戏水;坐旋转木马,追逐天边流霞彩云;观霓虹幕影,演绎红尘百态如梦似幻。
直至暮色四合,唯有莹儿力竭,软软伏在花和怀中,犹自呢喃,小脸蹭着花和的衣襟:“摩天轮......还未坐呢......”声音渐弱,已是半梦半醒。
夜观完最后一场霓虹幻戏,四人方尽兴而归,驾车没入竹山夜色。
元宵佳节,四人再临郡城。
烟火璀璨,若星河倾落人间,汤圆软糯,甜似蜜浆凝脂。猜灯谜赢来玲珑玉兔灯,舞竹马闹得春衫薄汗透。
节庆的喧嚣终会散尽,竹山复归往昔清寂。
唯有山间梅梢残雪,犹带三分笑意,廊下悬挂的花灯,尚存一丝余温,默默诉说着方才的热闹。
后山,竹庐内外,光阴静淌。
顾阳山昼则侍弄药田,引灵泉,注真元,青丝偶尔扫过嫩绿药苗,夜则于庐中炼气打坐,吐纳星辉月华,周身气机圆融流转。
李曲晨昏不辍,于竹林间挥剑如龙,寒光闪闪,闲暇时便提了灵泉水,殷勤灌溉药田,一丝不苟。
莹儿则随花和习湘绣,纤指引彩线,描鸾刺凤,习琴艺,素手拨冰弦,奏响《清风游》调,亦于墨池畔临摹《兰亭》法帖,笔锋渐显娟秀风骨。
倏忽间,月圆两度。
两月后,莹儿迎来了在竹山的第一个生辰。因她不知自己确切诞辰,顾阳山便将她获救那日定为芳诞,寓意新生伊始。众人欣然应允。
生辰当日,李曲特意从山下购来时兴的西洋糖酪,九层酥叠,洁白如雪,状若瑶台仙品,笑道:“如今外头时兴生辰吃这个,甜掉牙!”
花和则奉上亲手缝制的新衣,水青罗襦,长裙曳地如流云舒卷,衬得莹儿身姿愈发玲珑玉立。
顾阳山赠上一支亲手雕琢的竹笛,笛身温润,音孔含韵,透着一丝天然冰纹,灵气隐现。
莹儿簪着碧玉笄,手捧礼物,眼眶微红,泫然欲泣,心中暖流涌动,几乎要将她融化。
夜宴温馨,烛光摇曳。
莹儿鼓起腮帮吹熄蜡烛,笑靥绽放,梨涡浅浅。众人分食糖酪,乳酪香甜,竟有顽皮者如李曲,不慎粘在腮边,惹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顾阳山与李曲夫妇相视而笑,皆暗下决心,定要让她淡忘昔日阴霾——只因他们知晓,莹儿偶尔深夜梦魇,呓语中仍带着旧年惊惶。
光阴如白驹过隙,悄然从指间滑走。
倏忽间,山中已是桂子飘香,中秋将至。
节前一日,一道传讯玉符破空而至,乃是晁闻剑急召,命其速赴辽东三州!
顾阳山心头一凛,知事非小可。他迅速将数瓶沉甸甸的小真元丹揣入怀中,行至小楼前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