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临眸中映着火光,似在岁月长河中打捞遗珠,终是缓缓开口!
“江湖浩渺,境界之说,莫衷一是!”
遂声音低沉,如古井无波:“然,三大境界,乃众所公认!”
话音落,顾阳山与师兄李白沧皆放下茶碗,目光如炬,凝神望来。
“武道之途,如登天梯!”
李长临语声平缓,却字字千钧:“初窥门径,谓之‘内劲’!”
“此境者,丹田生息,内气如溪流初汇,虽涓细而韧长,可强筋健骨,力增数倍,乃凡俗好手之始。”
“待行气诸脉,通达四肢,圆转如意,力发由心时,开碑裂石不过等闲,方算登堂入室。”
“所谓力透筋骨皮,打人如挂画,便是此境写照。”
灶火中“噼啪”一声轻响,几点火星溅起,映着三人的面庞。
“待得内气充盈,凝而不散!”
李长临续道,目光似穿透了眼前的水汽:“外放可伤敌于丈外,内蕴则坚逾精钢。运转内力,化体外三寸罡气护体,方为此境大成!”
“江湖之中,足可称雄一方,开宗立派,世人尊一声——‘宗师’!”
言及此,李长临目光似无意般在顾阳山身上一掠而过。
“宗师之上...”
李长临声音陡然缥缈:“便是那玄之又玄的‘先天’之境!”
“先天?!”李白沧倒抽一口冷气,捧碗的手指骤然收紧,碗中姜茶微漾。
“嗯。”李长临抬起眼帘,那双清亮如寒潭的眸子穿透蒸腾水雾,直落在顾阳山脸上,仿佛能洞见他丹田中那缕微弱流转的真元。
顾阳山顿觉丹田微热,好似被无形目光灼了一下。
“此境非关蛮力雄浑,而在于返璞归真!”李长临字字清晰!
“内力化尽后天浊气,渐生一缕先天真炁,勾连天地!”
“真气流转,如春水初生,泽被百骸,渐脱凡胎桎梏。”
“自此寒暑不侵,五感通玄,寿元亦随之绵长。”
“举手投足,暗合自然之势,力发千钧于一念,圆融无碍。此乃先天境,而江湖中有人亦称——‘先天宗师’!”
这时,李白沧皱眉,按捺不住,急问:“师父,先天便是先天,为何又唤‘先天宗师’?”
“这两境界界限何在?”他心中急切,只盼师父划下一条清晰的天堑。
“界限?”李长临微哂,带着几分世事洞明的苍凉,“因人而异,飘忽难定罢了~”
“有人初破宗师,便势如破竹,直入先天;有人皓首穷年,却困守宗师之巅,终难寸进!”
“欲叩先天之门,必先达‘伐毛洗髓’之境!”
伐毛洗髓?李白沧目光灼灼,追问道:“师父,这伐毛洗髓,当真难如登天么?”
他自忖天资尚可,却也不禁生出几分忐忑。
李长临饮尽碗中残茶,颔首道:“为师遍览师门手札,欲达此境,无外乎两途:一则将上乘武学练至化境,融会贯通!”
“二则需以五百年大药为引,涤荡周身经脉,如洪流贯体,洗练四肢百骸!”
“上乘武学?五百年大药?”李白沧闻言,眼中精光更盛,恨不能立时知晓这些稀世珍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