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86章 惊涛逢故知,携手渡险关

第186章 惊涛逢故知,携手渡险关(1 / 2)

内部忠诚的考验,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虽未造成实质损伤,却让程立秋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扩张之路上的暗礁险滩。他加强了对核心团队及家属的关怀与保障,李振海母亲的病情在用上程立秋送去的上好老参和一笔足够还清欠款的资金后,明显好转,李振海更是死心塌地,工作愈发卖力。那个神秘的“方达明”及其背后的势力,在程立秋故意放出几条经过精心篡改、夹杂着真实错误信息的“渔场坐标”后,似乎嗅到了什么,暂时偃旗息鼓,但程立秋知道,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

外部暗流暂平,真正的、来自大自然的考验,却从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经过紧锣密鼓的维护、升级和物资补给,满载着希望与更大野心的“探索者”号,在张远航的率领下,再次鸣笛启航,驶向那片既给予丰厚回报又充满未知风险的远洋。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除了继续探寻珍稀海产,更要详细测绘已发现渔场的数据,为即将到来的第二艘船,乃至未来的船队,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航程初期颇为顺利,凭借上一次积累的经验和更先进的探测设备,“探索者”号成功地在几处预定海域收获了可观的金枪鱼群和一些深海鱼类,船上的冷冻舱渐渐充实,船员们士气高昂。张远航严格按照程立秋的指示,对每一次下网的坐标、水深、水温、海流以及渔获种类、数量都做了极其详尽的记录,这些笔记,将来都是无价的财富。

然而,远洋的天气,如同孩儿面,说变就变。这一天,原本晴朗的天空在午后开始积聚起厚重的、泛着诡异铜黄色的云层,气压骤降,让人胸口发闷。海面失去了之前的平静,开始涌动起不安的、混乱的波浪。经验丰富的张远航立刻警觉,命令船只减速,并密切关注气象传真机接收到的信息。

“船长!收到紧急气象通告!前方一百五十海里处有强对流天气发展,可能形成飑线,伴有雷暴、大风和巨浪!移动速度很快!”负责通讯的船员大声报告,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飑线!这是比台风范围小,但瞬间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在海上尤其危险!

张远航脸色凝重,立刻下令:“改变航向!向东南方向全速规避!通知全体船员,立刻固定所有活动物品,做好抗风浪准备!快!”

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响彻“探索者”号。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船员们虽然紧张,但动作却更加迅速有序。甲板上的一切迅速被加固或转移,水密门紧闭,救生设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庞大的渔船在海面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开始奋力逃离那片正在酝酿风暴的空域。

但是,大自然的速度有时超乎想象。仅仅一个多小时后,天色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暗沉下来,如同黑夜提前降临。狂风开始呼啸,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从四面八方裹挟着豆大的雨点和咸涩的海水,疯狂地抽打着船体,驾驶台的玻璃上一片模糊,雨刮器开到最大也徒劳无功。海浪不再是规律的涌浪,而是变成了混乱的、如同无数座墨绿色小山般的巨浪,从各个角度狠狠地撞击着“探索者”号。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剧烈地颠簸、摇晃,仿佛下一刻就要被这狂暴的力量撕碎。

“抓紧!迎浪!注意横摇!”张远航嘶吼着,双手青筋暴起,死死把着舵轮,努力调整着船首角度,与每一个扑来的巨浪搏斗。驾驶台里充斥着各种仪器的警报声、风浪的咆哮声和船员们短促的回应声。

就在这能见度极低、全力应对风暴的危急关头,了望哨顶着狂风暴雨,用尽力气喊道:“右舷!右舷方向!好像有船!……是求救信号!灯光信号!”

所有人心头一紧!在这种天气下,还有别的船遇险?

张远航努力稳住身形,透过被雨水模糊的舷窗,隐约看到在右前方汹涌的波峰浪谷间,一个更小的、摇晃得更加剧烈的黑影,正在用灯语发出断断续续的国际通用求救信号——“SoS”!

“看清是什么船了吗?”张远航大吼。

“太小了!像是……像是木质渔船!挂的……好像是青天白日旗?!”了望哨的声音带着不确定和震惊。

青天白日旗?那是台湾的船只!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一艘小型的木质渔船,在这种级别的风暴里,生存希望极其渺茫!

“船长!怎么办?”大副焦急地看向张远航。此刻“探索者”号自身也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张远航脸上肌肉绷紧,眼神中闪过剧烈的挣扎。绕开,是最安全的选择,符合海上避险的原则。但是,眼看着同胞遇难,尤其是可能还是台湾的同胞,他过不了心里那道坎!他想起了程立秋常说的话,“咱们东北爷们,讲究个义字!山里遇到受困的,海里遇到落难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见死不救!”

“立秋哥要是在,他会怎么做?”这个念头在张远航脑中一闪而过。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