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44章 林蛙苏醒价如金,河谷夜捕收获丰

第44章 林蛙苏醒价如金,河谷夜捕收获丰(1 / 2)

天气一天暖过一天,向阳坡的草芽已经钻出地面,连成一片朦胧的绿意。

河套里的冰层彻底消融,哗啦啦的河水带着碎冰和积蓄了一冬的力量,欢快地奔流而下。

空气里那股子冻土的腥气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万物复苏的清新和水汽的湿润。

程立秋知道,时候到了。山里真正的“软黄金”——林蛙,该醒了。

这天傍晚,吃罢晚饭,程立秋把小组的人召集起来,脸上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兄弟们,今晚有活儿干,是个来钱快的俏活儿!”

“啥活儿?立秋哥,这大晚上的进山?”孙猛好奇地问。魏建国和王栓柱也竖起耳朵。连刚加入不久的李厚根都紧张又期待地看着程立秋。

“抓林蛙!”程立秋吐出三个字,“就现在这个把月,河开了,蛤蟆骨朵(蝌蚪)还没变完,正是林蛙上岸找食、准备产卵的时候,肉最肥,肚子里的油(林蛙油,即雪蛤油)也最足!这玩意儿,比十张兔子皮还金贵!”

林蛙油!这东西大家都听说过,是城里人和南方客商抢着要的滋补圣品,价钱高得吓人,但具体咋抓,谁也没弄过。

“咋抓?用网兜?”王栓柱问。

“晚上它们都趴在水边石头缝里、草窠子里,傻乎乎的,好抓。主要是得眼神好,手脚轻。”程立秋解释道,“咱们去黑瞎子沟那条河汊子,那地方背风,水缓,林蛙多。”

他让大家准备好长柄抄网(用纱布做的网兜)、结实的手电筒(用红布蒙住灯头,光线暗些不容易惊蛙)、还有装蛙的透气竹篓或水桶。

天色彻底黑透,一轮弯月挂在天边,洒下清冷的光辉。五人一狗悄悄出了屯子,朝着黑瞎子沟方向进发。夜晚的山林和白日截然不同,各种窸窸窣窣的声响格外清晰,猫头鹰的叫声偶尔响起,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李厚根是第一次夜晚上山,紧张得手心冒汗,紧紧跟在程立秋身后,生怕走丢了。程立秋不时低声提醒他注意脚下。

快到河边时,已经能听到潺潺的水声,以及…一种轻微的、“咕呱…咕呱…”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听见没?这就是林蛙叫唤呢!”程立秋压低声音,示意大家放轻脚步。

他们蹑手蹑脚地靠近河岸。程立秋让大家分散开,间隔十几米,各自负责一段河岸。他亲自给李厚根做示范:“手电光别太直,斜着照,慢慢扫水边的石头底、草根子。看见那黄褐色、趴着一动不动的小玩意儿没?那就是林蛙!看准了,网子从后面或者侧面快速扣下去,别犹豫!”

说完,他手电光一扫,网子迅疾一扣,再提起时,网兜里已经有一只巴掌大小、肚皮微鼓的林蛙在扑腾了。

“就这么干!注意看,肚子鼓鼓、颜色发黄的母蛙最值钱,油多!”

众人看得分明,立刻行动起来。

孙猛眼神最好,动作也快,几乎是手到擒来,不一会儿他的桶里就扑腾了好几只。魏建国和王栓柱稍微慢点,但也陆续有了收获。黑豹似乎不明白主人们在干嘛,好奇地跟着王栓柱,偶尔对着水里的倒影汪汪两声,被低声喝止。

李厚根最是笨拙。手电光晃来晃去,好不容易看到一只,网子扣下去却慢了,要么扣空了,要么把林蛙惊得扑通跳进水里。急得他满头大汗。

程立秋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别急,姐夫。心静,手稳。把它当成你地里不听话的秧苗,看准了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