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又是假的(1 / 2)

朱祈复脸色骤变,身体往后一仰,躲过了短刀。他猛地一拍书桌,书桌后的暗格打开,一把长剑飞了出来,被他握在手中:“王十三!你怎么会在这里?”

“朕若不来,怎么能看到你这副跳梁小丑的模样?”王十三冷笑一声,周身的气势爆发出来,书房内的桌椅都被震得摇晃起来。

卫队长见状,立刻拔出腰间的刀,朝着王十三砍来:“敢伤朱先生,找死!”

乌苏拉早有准备,身形一动,挡在王十三面前,手中的冰纹长剑出鞘,剑光一闪,瞬间将卫队长的刀斩断。卫队长还没反应过来,咽喉就被长剑抵住,动弹不得。

“朱祈复,你策划霍乱,杀害百姓,抽血炼毒,桩桩件件,罄竹难书。”王十三一步步逼近朱祈复,眼中满是杀意,“今日,朕就要为那些死去的百姓报仇!”

朱祈复看着王十三,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却仍强装镇定:“王十三,你别得意!我在铁矿场的矿洞里埋了炸药,只要我一声令下,整个铁矿场都会被炸成废墟,你我同归于尽!”

王十三眉头一皱,他没想到朱祈复会留这么一手。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是乌苏拉带来的霜卫和驻军,已经开始攻打铁矿场的雇佣兵了。

“你的雇佣兵撑不了多久了。”王十三冷声道,“朱祈复,放下武器投降,朕还能给你留个全尸。”

“投降?”朱祈复冷笑一声,“我是大明的皇子,岂能向你这个乱臣贼子投降?就算是死,我也要拉着你一起!”

“你以为朕没防着你吗?”王十三嘴角上扬,“在你打开暗格拿剑的时候,朕的人已经去拆除炸药了。”

朱祈复彻底慌了,他挥舞着长剑,朝着王十三冲来:“我跟你拼了!”

王十三眼神一冷,不闪不避。他的武功早已臻至绝顶,朱祈复的剑法在他眼中破绽百出。王十三侧身躲过长剑,右手一掌拍在朱祈复的胸口。

“噗!”朱祈复喷出一口鲜血,倒飞出去,重重地撞在墙上,长剑也掉在了地上。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浑身无力,内力被王十三的一掌震散。

“朱祈复,你输了。”王十三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朱祈复看着王十三,眼中满是不甘和怨毒:“王十三,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王十三冷笑一声,转身对着乌苏拉说道:“把他押下去,严加看管。等平定了铁矿场的雇佣兵,就将他押回,当着百姓的面,明正典刑。”

“臣遵旨。”乌苏拉躬身领命,让人将朱祈复绑了起来。

此时,外面的喊杀声渐渐平息。霜卫来报,铁矿场的雇佣兵已经全部被歼灭或俘虏,矿洞里的炸药也已经拆除。

王十三走出城堡,看着远处的雪山。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畅快。朱祈复被擒,北欧的霍乱阴谋也终于被粉碎。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彻底清除朱祈复的余党,让北欧的百姓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乌苏拉。”王十三转过身,眼中满是坚定,“通知维也纳的帝国百合骑士团,让她们派更多的人手来北欧,协助地方官府防控疫情,安抚百姓。另外,让周廉加大对瑞典旧贵族的管控,若有敢再勾结外敌、煽动叛乱者,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乌苏拉躬身领命,眼中满是敬佩。她知道,在陛下的带领下,大中华帝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天下百姓也一定会过上太平日子。

斯德哥尔摩布政使司的审讯室里,烛火跳动。朱见日被铁链锁在刑架上,青色长袍沾满尘土,嘴角还残留着血迹,却依旧梗着脖子,眼神桀骜。

“说,你父亲朱祈复到底在哪?”王十三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穿透力,让审讯室的空气都仿佛凝固。

朱见日冷笑一声,吐掉嘴角的血沫!

王十三抬眼,目光如刀,“你以为你能撑多久?朕的手段,你或许还没见识过。”

他对着门外喊道:“传李太医。”

片刻后,李太医提着药箱走进来,躬身行礼:“陛下,臣在。”

“给‘朱祈复’摸骨,看看他到底多大年纪。”王十三指了指刑架上的朱见日。

朱见日脸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强装镇定:“摸骨?不过是江湖伎俩,能算出什么?”

李太医走上前,不顾朱见日的挣扎,手指搭在他的手腕和肩骨上,细细探查。片刻后,李太医松开手,走到王十三面前,躬身道:“陛下,此人骨骼尚未完全定型,骨骺线未闭合,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绝非朱祈复。”

“十六七岁?”王十三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朱见日的眼神多了几分冷厉,“你果然不是朱祈复。”

朱见日浑身一颤,再也绷不住,歇斯底里地喊道:“是又怎么样?我是大明的皇孙朱见日!我父亲说了,总有一天会夺回江山,将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斩尽杀绝!”

王十三眉头微蹙,眼下更重要的,是清理北欧的余党。他站起身,走到朱见日面前,声音冰冷:“就算你父亲逃到天涯海角,朕也会把他抓回来。至于你,还有那些帮过你们父子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当天下午,王十三下旨,让瑞典驻军全城搜查教会。乌苏拉亲自带队,霜卫与驻军分成数十队,奔赴斯德哥尔摩的大小教堂、修道院。

圣玛丽教堂的地窖里,士兵们撬开一块石板,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大量的拉丁文信件,还有几瓶未用完的霍乱毒液。信件上的字迹,与朱见日写的密信一模一样,收信人大多是教会的修士和神父。

“大人,你看这个!”一名士兵拿着一封信跑过来,信上写着“请神父协助散布‘大中华帝国皇帝是瘟疫源头’的谣言,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乌苏拉将信件收好,眼中寒气更甚:“继续搜,所有与朱见日有来往的教会人员,一律带回审讯。”

不到半日,驻军就抓了三十多名教会人员,从普通修士到教堂主教,无一例外。布政使司的大牢瞬间被填满,囚犯们的哀嚎声、辩解声此起彼伏。

“我冤枉啊!我不知道那是反贼,只是收了他几枚金币,帮他传递了一封信!”一个胖神父哭喊着,却被士兵冷冷地推回牢房。

“我只是按照格雷戈里的要求,在祈祷时提了几句‘瘟疫是天谴’,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朱祈复的人!”另一个修士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

消息传到大主教尼古拉斯·拉格瓦尔德松耳中时,他正在教堂的书房里翻阅圣经。听到三十多名教会人员被抓,他猛地站起身,手中的圣经掉在地上。

“胡闹!简直是胡闹!”尼古拉斯气得脸色发白,他知道王十三的手段,若不尽快求情,这些人恐怕会性命难保。他来不及多想,换上华丽的大主教服饰,带着几名修士,匆匆赶往布政使司。

布政使司的大厅里,王十三正看着乌苏拉送来的搜查报告。听到门外传来“大主教求见”的声音,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让他进来。”

尼古拉斯走进大厅,看到王十三坐在主位上,周身散发着威严的气息,他心中一紧,连忙躬身行礼:“尼古拉斯参见陛下。听闻陛下近日抓了不少教会人员,不知他们犯了何罪,还请陛下明示。”

“何罪?”王十三将报告扔在尼古拉斯面前,声音陡然提高,“他们勾结反贼朱见日,散布谣言,协助制造霍乱,害死了多少百姓!你说,他们犯了何罪?”

尼古拉斯拿起报告,匆匆翻阅几页,脸色越来越白。他知道这些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却仍试图辩解:“陛下,这些人或许是被蒙蔽了!他们大多虔诚,只是不知朱见日是反贼,才会被他利用。还请陛下念在他们初犯,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王十三冷笑一声,“朕的百姓因为霍乱家破人亡,城外的荒原有多少尸体,你知道吗?这些人就算是被蒙蔽,也是帮凶!若不严惩,如何告慰死去的百姓?如何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尼古拉斯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哀求:“陛下,教会是百姓的精神寄托,若抓了这么多神职人员,百姓们会恐慌的。还请陛下看在教会多年为百姓祈福的份上,网开一面。下官愿意带领教会人员,协助官府防控疫情,弥补过错。”

王十三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松动:“祈福?若祈福有用,何必有这么多百姓死去?尼古拉斯,朕可以给教会一个机会,但这些人必须严惩。你若再敢为他们求情,休怪朕连你一起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