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并非碱基对的排列,而是由无数闪烁的光点构成的、一张覆盖全球的巨大网络!网络的节点是各大洲的主要城市,连接线是剧烈波动的能量流。此刻,网络的核心区域——太平洋上空,一个巨大的、血红色的漩涡正在急速形成、膨胀!漩涡的边缘,无数代表高强度地磁辐射的锯齿状脉冲疯狂闪烁,其形态、强度、核心位置,竟与三天前冬至黎明,在故宫日晷台雪砂凝成的末日钟预警图,分毫不差!甚至那漩涡中心显示的倒计时,都精确地延续着那一刻的读秒!
“地磁暴……二次峰值预警!范围更大,强度……”方清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尖冰凉。水幕厅的墨龙、日晷台的雪钟、如今这断弦的基因图谱……天地在以各种方式发出越来越急促的警报!
李念墨的眼神却死死盯住那漩涡下方,一个极其微小却异常稳定的蓝色光点——它顽强地闪烁在狂暴的能量流边缘,位置坐标……竟对应着人体经络图中的“足三里”穴位!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李念墨的脑海!她猛地转身,冲向旁边的材料准备台。那里,有用于模拟生物电场实验的超导材料。
她飞快地取出那三根断弦。冰蚕丝在冷光灯下流转着月尘般的微光。她的手指稳定而迅捷,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将三根断弦以一种极其古老、蕴含着河洛数理奥妙的编织方式,首尾相接,层层缠绕!丝弦在她指尖飞舞、交错,渐渐形成了一个微型的、结构精密而优美的线圈——其形态,竟与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约束线圈惊人地相似!
她将这个由断弦编织成的微型线圈,小心翼翼地接入一个高精度、低电流的生物电场模拟器。
“通电,启动。”李念墨的声音斩钉截铁。
实验员按下开关。
微弱的电流瞬间流过冰蚕丝线圈!
“滋……”
一声轻微的电流声响起。
线圈周围的空间,骤然扭曲!并非高温,而是温度在急剧下降!一层薄薄的白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满了线圈表面和周围的实验台面。
就在这奇异的低温场中,一股极其熟悉的、温暖而略带苦涩的药香——黄芪的香气——毫无征兆地弥漫开来,瞬间充斥了整个测序中心!这气息醇厚、深沉,带着岁月的沉淀,正是李长庚生前最常服用的味道,仿佛老人的灵魂正守护于此。
紧接着,一幕如梦似幻的景象在低温扭曲的空间中投射出来:
幽蓝深邃的冰缝,陡峭的冰壁泛着冷光。冰缝深处,一片散发着柔和荧光的菌群森林静静生长。巨大的荧光菌伞如同奇幻的古木,缠绕着冰晶藤蔓,地面是闪烁如星尘的苔藓……正是李天枢在湘西通过腊肉熏烟触发怀表所见的格陵兰秘境投影!
而这一次,景象更加清晰,也更加诡异!
那些散发着荧光的菌丝,并未无序蔓延,而是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引导,在冰缝底部那片最茂密的菌群区域,缓缓地、精准地排列、生长……最终,竟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巨大无比、散发着生命微光的图案——
人体下肢外侧,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足三里”穴!
巨大的穴位图案在冰下幽蓝的光影中无声地闪烁着,如同一个深埋于地球极寒之地的古老坐标,一个关乎生命存续与能量平衡的关键枢纽!
李念墨屏住呼吸,镜片后的双眸倒映着这冰下秘境的穴位奇观。她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那里装着爷爷李长庚留下的那块古旧怀表。她轻轻打开表盖,精密转动的金色齿轮间,那一点象征着祖宅老槐树枯木逢春的翠绿新芽,正散发着柔和而坚韧的生命之光,仿佛在与冰缝深处的“足三里”光辉遥相呼应。
鼓声的余烬,断弦的基因,冰蚕的丝线,低温的线圈,祖父的遗香,冰缝的坐标……天地间最狂暴的毁灭预警与最精微的生命密码,在这平安夜的津门鼓曲余韵与京城实验室的蓝光里,以一种超越想象的方式,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指向了一个亟待解读的终极答案。窗外的寒风,似乎也在这瞬间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