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241章 中元节的纸船(2023年8月23日)

第1241章 中元节的纸船(2023年8月23日)(2 / 2)

“怎么回事?!”负责监控的年轻技术员小王惊跳起来,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声呐被未知高频声波触发!坐标锁定……北纬xx度xx分,东经xx度xx分?这…这不是我们计划中的区域!等等…这坐标…这坐标怎么有点眼熟?”

旁边的老教授陈瀚猛地扑到屏幕前,花白的胡子都在颤抖,他死死盯着那个坐标,失声道:“1983年!李长庚失踪的那艘打捞船…沉没坐标!就是这里!绝对没错!快!启动水下机器人!立刻下潜探查!”

水下机器人“潜龙号”被迅速释放,朝着那个尘封了四十年的坐标点下潜。强光探照灯刺破黄河底的黑暗与浑浊,镜头在淤泥和沉沙中搜寻。控制舱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突然,“潜龙号”的机械臂触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镜头拉近,那是一段锈迹斑斑、几乎与河底岩石融为一体的沉船残骸!就在镜头聚焦的刹那,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沉船残骸旁边,那布满深色水藻和钙化物的舱壁,似乎受到了某种刺激,或者是因为机器人搅动了水流,表面的附着物竟簌簌剥落!剥落处,赫然显露出两个用暗红色物质书写的大字,虽然历经四十年河水冲刷侵蚀,却依然顽强地烙印在金属上:

“金兰”

那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种绝望中的坚持,正是李长庚的笔迹!屏幕前的陈瀚教授浑身一震,老泪纵横:“是长庚…是他当年留下的…他还活着的时候写的!”他立刻命令:“取样!快!分析那字迹的物质成分!”

老牛湾渡口,李玄策等人还沉浸在河图水影与那声虚幻鹤唳带来的震撼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远处高耸的悬崖顶端,几架黑色的、造型流线、没有任何标识的无人机如同秃鹫般悄然悬停。

李月竹和张伟躲在一块巨石后面,李月竹脸上是扭曲的怨恨和疯狂,她手中紧紧握着一个无人机控制器,屏幕上映着河面上那艘散发着蓝光的苇船和恢弘的水图全息投影。

“老东西!死了还要搞这些神神叨叨的把戏!把秘密留给那个杂种!”李月竹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贪婪和毁灭的光芒,“烧了它!把一切都烧掉!谁也别想得到!”她猛地按下控制键!

“嗡嗡嗡——!”

几架无人机引擎发出刺耳的尖啸,如同捕食的猛禽,从悬崖顶端高速俯冲而下!它们的机腹下,瞬间喷射出数道炽热的火焰长龙,目标直指河面上那艘承载着玉貔貅和李长庚最后心愿的苇船!

火焰瞬间吞噬了小小的苇船!枯黄的苇秆在高温下迅速碳化、断裂,那枚散发着幽蓝光芒的玉貔貅也淹没在烈焰之中!

“不——!”李念墨发出一声悲呼。

然而,预想中的灰飞烟灭并未完全发生。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在焚毁苇船之后,并未立刻熄灭或散开。相反,那些被火焰托举上升的、带着火星的黑色纸灰(苇船灰烬),竟在河面上方的空气中,诡异地凝聚、塑形!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无数飞舞的纸灰如同被无形的磁场操控,迅速构建出一个庞大、复杂、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立体结构——那赫然是一个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的等比例全息模型!环形的真空室、复杂的磁约束线圈、能量注入通道……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烈焰成为了它的光源和动力,在黄昏的河面上空熊熊燃烧,散发着毁灭与新生交织的磅礴气息!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这由火焰与灰烬构成的聚变装置模型的最核心位置——那模拟高温等离子体约束的区域,一张清晰的人脸照片在烈焰中若隐若现,如同被囚禁在反应炉的中心——正是张小辉的学生证照片!他的脸上,带着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混杂着迷茫与一丝阴冷的诡异神情。

“混账!”李玄策看到外甥的照片出现在这充满敌意的毁灭景象中心,一股怒火直冲顶门,但更多的是痛心。他瞬间明白了妹妹一家的堕落与背叛已到了何种地步。

没有丝毫犹豫,李玄策猛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用牛皮绳捆扎的古老竹简——那是他随身携带、时常研读的《黄帝内经》古本。他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手臂用力一扬!

“哗啦——”

古朴的竹简在空中散开,数十片竹片如同天女散花般,朝着河面上空那燃烧的聚变装置投影飞射而去!

就在竹简飞入那片由火焰和灰烬构成区域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那些散发着墨香和古老智慧的竹片,仿佛变成了拥有强大引力的磁石!空中飞舞的黑色纸灰,如同铁屑遇到磁铁,瞬间改变方向,疯狂地朝着飞散的竹片吸附过去!

“噼啪…滋滋…”

竹片与炽热的灰烬接触,发出细微的爆响。墨迹在高温下仿佛被激活,竹片本身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奇异的改变。吸附了厚厚一层碳化灰烬的竹片,其表面迅速覆盖上一层坚硬、致密、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黑色物质,并且在相互靠近时,如同拥有生命般自动连接、组合!

仅仅几个呼吸之间,散落的竹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由无数吸附了碳化灰烬的竹片连接而成的、漆黑而坚韧的立体骨架!这副骨架的结构,竟然与之前火焰灰烬构成的聚变装置模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仿佛为其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古朴的基座!它静静地悬浮在逐渐熄灭的火焰余烬之中,在黄河奔腾的咆哮声和渐起的夜风里,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气息,像是远古的智慧对现代科技的一次淬炼与重构。

李玄策站在水边,衣袂被河风吹动。他望着空中那副由《黄帝内经》竹简与毁灭灰烬共同构筑的奇异骨架,又低头看向河面——那恢弘的河图水影和“人类火种基金”条款,在苇船被毁后已然消散,只剩下浑浊的河水依旧奔腾不息。父亲李长庚坐在轮椅上,头微微歪向一边,眼睛紧闭,胸口不再起伏,脸上却带着一丝奇异的、如释重负的安详。那只飞向明月的白鹤,带走了他最后的气息。

月光清冷地洒在李长庚平静的遗容上,也洒在河面上空那副沉默的黑色骨架上。中元节的夜,带着黄河的怒吼和生死的寂静,降临在老牛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