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71章 紫禁城的星图(2021年1月5日)

第1171章 紫禁城的星图(2021年1月5日)(2 / 2)

2021年1月4日”

“天枢娃娃说的白灾没毁棉桃……”李玄策低声念着信中的句子,指尖不由自主地轻轻抚上那三朵霜后棉。棉絮的触感是那样熟悉,柔软中带着微微的韧性,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又仿佛残留着西疆旷野上风霜的凛冽。

这柔软的触感,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闸门。

1995年,渤海湾那个刺骨的寒夜。狂风卷着冰冷的咸腥气息,像刀子一样刮过空旷的集装箱码头。巨大的龙门吊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趴伏在夜色里,关键部位的轴承在超负荷运转中突然抱死,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所有装卸作业瞬间瘫痪。海风卷着冰碴子,抽打在脸上生疼。时任码头机械队技术员的李玄策,正和一群老师傅蜷缩在故障的吊机下抢修。手指冻得僵硬麻木,几乎握不住沉重的扳手,每一次呼吸都带出一团浓重的白雾。就在他感觉血液都要冻僵时,一个身影顶着风,深一脚浅一脚地跑了过来。

是方清墨。她那时还在上城材料研究所,听闻码头抢修的消息,不知从哪里弄到一副崭新的、厚厚的棉手套,专程送了过来。她的脸冻得通红,围巾裹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盛满关切和心疼的眼睛。她不由分说地拉过李玄策冻得通红的、沾满油污的手,把那双厚实暖和的棉手套笨拙却坚定地套在他手上。棉絮隔绝了刺骨的寒风,瞬间涌入的暖意如同电流,从指尖一直麻到心底。手套带着她匆忙赶路留下的温热体温,还有一股淡淡的、属于她身上特有的、实验室里洗不掉的化学试剂与书香混合的清新气息。

“快戴上!别冻坏了!”她的声音在风中断断续续,却异常清晰。

那一刻,巨大的龙门吊冰冷的钢铁骨架下,那副棉手套带来的不仅仅是手指的温暖,更是足以抵御整个寒冬的、源自心底的力量。李玄策紧紧握了握戴着厚厚手套的手,仿佛握住了某种坚不可摧的东西,转身又扎进了冰冷的机械和狂风中……

“李顾问?”

一声谨慎的呼唤将李玄策从二十六年前那个寒风呼啸的码头之夜拉了回来。他猛地回神,发现自己正无意识地用指尖反复摩挲着木盒里那浅褐色的棉絮,嘴角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未曾察觉的、沉浸于回忆的柔和弧度。会议室里很安静,所有人都带着善意的理解,静静地看着他。星图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也落在他那身旧西装肘部那个不起眼的圆形补丁上。几缕极其细微的棉絮纤维,不知何时已悄悄粘附在那深色的补丁织物表面,在灯光下微微发亮,像是来自过去与现在的双重印记。

他迅速收敛心神,但指尖那份源自棉花的温暖触感却久久不散。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将木盒盖好。就在合上盒盖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垫在棉花下的那块深红绒布似乎微微翘起了一角,露出了底下一点与木盒本身颜色截然不同的纸质边缘。那纸张的颜色异常古旧,呈现出一种历经漫长岁月的深褐色。

李玄策心中一动。他不动声色地用指尖轻轻拨开那三朵棉花和覆盖其下的绒布。木盒的底层,果然静静地躺着一页折叠起来的纸张。纸张薄脆,边缘已有磨损和虫蛀的痕迹,上面的墨迹也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洇散模糊。他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展开。

是一页残破的线装书页,版式古拙,竖排繁体字。只一眼,李玄策的心便微微一沉。那赫然是《推背图》的某一页!他屏住呼吸,目光迅速扫过那因年代久远而显得模糊不清的谶语和颂词,最终停留在这页残卷最下方空白处一行细密的、用朱砂红笔圈出的蝇头小楷批注上:

“辛丑年荧惑守心,西天火起,其乱在枢。舟车困顿,疫气未休。当有智者持中定乱,以柔济世,化戾气为祥和。棉絮虽轻,可御寒霜。”

每一个朱红的字迹都像一颗灼热的小火炭,烫在他的视线里。“辛丑年荧惑守心”——荧惑,火星的古称;守心,指火星在心宿(天蝎座)附近停留或逆行,在古代星占学中历来被视为兵灾、动荡、大人物更迭的凶险天象。而今年,正是辛丑年!批注者显然对此天象极度关注,特意用醒目的红圈将其标记出来。“西天火起,其乱在枢”……“舟车困顿,疫气未休”……字字句句,都像冰冷的针,刺向2021年这个刚刚开启的、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年份。最后那句“棉絮虽轻,可御寒霜”,又仿佛带着某种深意,与他手中的西疆棉,与方清墨那双旧棉手套,隐隐呼应。

就在这心神剧震,捧着残页的手都几乎要微微颤抖的瞬间,会议室墙壁上悬挂的巨大液晶电视屏幕,原本为了不干扰会议而调成了静音模式,此刻画面却突然切换。屏幕上,清晰地映出大洋彼岸那座标志性的白色圆顶建筑——国会山。画面剧烈晃动,浓烟滚滚升起,无数人影在混乱中冲击着那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壁垒。火光在浓烟中闪烁不定,人群的愤怒与冲突透过无声的画面扑面而来,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视觉冲击。屏幕下方的滚动新闻标题,像一行行冰冷的代码:“国会联席会议认证程序遭暴力冲击 现场失控”。

荧荧火光,映在屏幕上,也倒映在李玄策骤然收缩的瞳孔深处。他手中的《推背图》残页上,那“西天火起,其乱在枢”八个朱红小字,在电视屏幕闪动的火光映照下,仿佛瞬间活了过来,像流淌的鲜血,又像燃烧的火焰,灼灼刺目。星图上非洲那片代表疫情蔓延的暗红,似乎也变得更加粘稠、沉重,无声地向下滴落。暖气片持续烘烤着信纸,沙枣花那干燥温暖的甜香,此刻却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来自历史预言与现实动荡交织的冰冷铁锈气息,无声地弥漫在智库这间象征人类最高智慧与规划的圆形会议室里。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投向那幅巨大的“人类文明韧性星图”。激光笔的绿点还停留在非洲那片暗红之上。然而此刻,这汇聚了无数数据与推演的星图,在眼前无声燃烧的国会山画面和手中那页冰冷谶语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宏大而脆弱。他轻轻合上装有西疆棉花的木盒,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棉絮那柔软而坚韧的触感。这来自遥远边疆、带着霜寒气息的温暖,这古老预言冰冷的警示,这眼前世界瞬间爆裂的混乱图景,如同几股汹涌的暗流,在他心底猛烈地冲撞、激荡。他不动声色地将那张《推背图》残页仔细地、深深地压回了木盒最底层,覆盖在温暖的棉花和深红绒布之下。指腹最后划过那粗糙的木盒边缘,留下一个无声的印记。

“我们继续。”李玄策的声音重新响起,比之前更加沉静,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带着一种穿透纷扰的定力。激光笔那点碧绿的光芒再次亮起,坚定地刺向星图上那片代表着困境与希望的非洲大陆。“关于疫苗分配通道的第三套应急方案,我的建议是……”他条分缕析,话语沉稳地流淌在重新安静下来的会议室里,每一个字都仿佛落在地上能砸出回响。

窗外,紫禁城上空铅灰色的云层似乎又压低了几分,无声地积聚着力量。会议桌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下意识地端起面前的白瓷茶杯,凑到嘴边想要啜饮一口,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杯中的茶汤里——那星图的投影碎片,在碧绿的茶水中晃动、扭曲、变形,仿佛一片片在未知风暴中飘摇沉浮的陆地。暖气片持续散发着稳定的热度,烘烤着空气,也烘烤着李玄策放在桌角那个朴拙的木盒。沙枣花那干燥而温暖的奇异香气,丝丝缕缕,顽强地穿透了会议室里无形的凝重,执着地萦绕在鼻端。这香气,源自西疆的沙土与阳光,源自农人质朴的感激,源自棉桃历经霜寒后的芬芳,它真实而温暖地存在着,比屏幕上无声的混乱火光,比星图抽象的斑斓色块,比那纸页上冰冷的朱红谶语,都更加具体,更加不可磨灭。

李玄策的目光在星图上移动,语气沉稳地剖析着方案的每一个节点。会议桌光滑的深色表面,清晰地映照出他专注的侧影,也映出他肘部西装上那个小小的补丁。几缕极其纤细的、来自西疆的浅褐色棉絮,不知何时已悄然脱离了木盒的束缚,在暖气形成的微弱气流中,轻盈地、无声地盘旋上升。它们像微小到几乎看不见的精灵,在巨大的“人类文明韧性星图”投影那冰冷而抽象的光辉下,在智库穹顶那象征人类智慧之眼的射灯光芒中,执着地向上飘浮,最终,轻轻地、温柔地,落在那片代表着非洲大陆的、正被暗红色阴霾笼罩的投影区域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