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55章 生命的方舟 (2020年2月初)

第1155章 生命的方舟 (2020年2月初)(2 / 2)

没有过多的告别仪式,只有简短的动员和叮嘱。领队的主任医师,声音沉稳有力:“同志们,此去江城,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务必做好防护,科学救治,一个都不能少地给我带回来!记住,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身后,是亿万同胞的支持!”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最后深深鞠躬。

“出发!”一声令下。

整齐划一的行李箱轮子滚动声汇成洪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稳的步伐和彼此间无声的鼓励眼神。他们穿过人群自动让开的通道,走向登机口。苏婷挺直了脊背,拉着行李箱,汇入这逆行的洪流。她的寸头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利落,眼神直视前方,那里是风暴的中心,也是她作为医者的战场。丈夫王磊站在远处隔离线外,用力地挥手,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登机通道的尽头,才抬起手,狠狠抹了一下眼睛。

数千公里之外,李氏家族庞大的物流网络中枢——位于中原腹地的“九州通衢”物流中心,此刻正灯火通明,彻夜不息。巨大的仓库如同一个精密的蜂巢,高效而有序地运转着。

叉车在宽敞的通道中穿梭,发出低沉的轰鸣,将一箱箱、一垛垛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捐赠物资精准地运送到指定的分拣区。分拣线上,戴着口罩和手套的志愿者们动作麻利,眼神专注。他们中有李氏企业的员工,有自发报名的社会人士,还有从各地抽调来的专业物流人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手上的物资意味着什么——那是江城前线医护人员和病患的生命线,是维系那座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

“这批是东省捐的防护服,十万套,标签朝外,注意批次号,优先发往协和医院和中心医院!”

“西疆的牛羊肉罐头到了,走冷链通道,分给社区和方舱!”

“港岛同胞捐赠的呼吸机配件,精密仪器,单独存放,轻拿轻放!马上有专车对接!”

对讲机里的指令清晰而急促。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国主要交通干线的路况、物资流向、仓库库存以及江城各接收点的需求清单。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在这里被梳理、整合、优化。

一个年轻的志愿者小李,负责核对清单。他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因为长时间工作而布满血丝,但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丝毫不减。他旁边负责贴标签的阿姨,动作快得像一阵风,嘴里还念叨着:“快一点,再快一点,那边等着救命呢!” 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滑落,她也顾不上擦。空气中弥漫着纸箱、胶带和汗水混合的味道,并不好闻,却充满了力量感。巨大的仓库里,除了机器的声音和指令声,就是志愿者们沉默而专注的劳作身影,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在物流中心顶层的指挥室,巨大的电子地图上,代表物资运输路线的绿色光点,正从四面八方,如同百川归海般,坚定地涌向那个被标记为深红色的区域——江城。光点闪烁,仿佛跳动的生命脉搏。

京城的夜,深沉而静谧。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古旧的黄铜台灯,光线温暖而集中,将宽大的书桌笼罩在柔和的光晕里。

李玄策独自坐在灯下。他身上只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开衫,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凝重。他面前的巨大屏幕上,显示的正是“九州通衢”物流中心的实时调度图,那汇聚向江城的绿色光流,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屏幕旁边,摊开着几份手写的报告,字迹有些潦草,是来自江城不同信息节点的第一手观察,记录了方舱内的点滴、社区的困境、民众的情绪。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几不可闻的笃笃声,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屏幕上每一个光点的移动,都代表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希望,也承载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责任。物资的调配,不仅仅是数字和路线,更是人命的托付。他深知,早一分钟送达,或许就能多挽救一个生命,多稳定一分人心。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李玄策低声自语,这是《道德经》中的句子。此刻,这“至柔”的力量,正是那涓涓细流般汇聚的民心民力,是方舱内病友间的鼓励,是护士剪落的青丝,是物流线上志愿者滴落的汗水。它们在灾难面前汇聚成一股沛然莫御的“至坚”之力。他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自己斟了一杯温热的普洱。茶汤在杯中荡漾,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片刻的视线。

他想起儿子李天枢几天前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忽然说:“爸爸,雪眼前的阴霾。是啊,严寒之下,生命的力量从未停止涌动。这遍布全国的支援网络,这方舱内不屈的互助,这物流线上不眠的灯火,不正是那在冻土下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草根吗?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力量,缓缓注入他的心底。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聚焦在屏幕上那涌向江城的绿色光流上,眼神变得锐利而沉静。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通知‘九州通衢’,启动‘星火’预案b段,优先保障江城周边三县一市的基层医疗点物资需求,特别是慢性病药品和婴幼儿用品,务必在四十八小时内覆盖到位。同时,增派心理疏导志愿者小组,随下一批物资专列进入方舱。告诉他们,稳住人心,就是守住阵地。”

命令简洁清晰。他深知,这场战役,不仅是与病毒的搏斗,更是对人心韧性的考验。他要让这艘承载着无数生命的“方舟”,在惊涛骇浪中,不仅不沉没,更要成为孕育希望与新生的摇篮。窗外,京城的夜空依旧深沉,但书房里那盏孤灯的光芒,却显得格外坚定而温暖。书桌一角,静静躺着一个刻着复杂星图的木制玩具,那是儿子李天枢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