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内心的渴望。在服务区餐厅匆匆扒了几口饭,他又钻回了自己的驾驶室,把门关得严严实实,隔绝了外面车流的喧嚣。小小的驾驶室,成了他一个人的观礼台。
手机信号依然时好时坏,屏幕上的直播画面不时卡顿、模糊,甚至变成一片雪花。周卫国黝黑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他不停地调整手机的角度,用手掌拍打着仪表盘,嘴里低声咒骂着这该死的信号。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滴在方向盘上。
终于,在一个信号稍好的间隙,画面清晰了——正是徒步方阵踢着正步经过城楼前的震撼场面!那整齐如一的动作,那排山倒海的气势,那年轻面孔上坚毅如铁的眼神,即使隔着小小的屏幕,也如同重锤般狠狠砸在周卫国的心上!他猛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那画面吸进肺腑里。
紧接着,是装备方队!当那钢铁洪流,那些象征着国家力量的坦克、装甲车、导弹车,一辆接一辆,如同沉默的远古巨兽,带着碾碎一切的威势,轰隆隆地驶过宽阔的长安街时,周卫国握着方向盘的手,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惨白。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睛死死盯着那小小的、不断跳动闪烁的屏幕,仿佛要把每一寸钢铁都刻进脑海里。
信号再次变得不稳定,画面开始撕裂、模糊。周卫国没有再去拍打手机,他保持着那个前倾的姿势,一动不动。一滴滚烫的液体,毫无征兆地从他布满血丝的眼角滑落,迅速消失在布满灰尘的工作服领口里。驾驶室里异常安静,只有发动机低沉的怠速声和手机里断断续续传出的轰鸣。
他紧握着方向盘,仿佛那是他唯一能抓住的东西。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最终化作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带着浓重鼻音的叹息,却又蕴含着千钧重量:
“值了……值了……”
“跑再远的路……吃再多的苦……值了!”
那声音轻得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屏幕里那些钢铁巨兽,对那些年轻的面孔,对这片他日夜奔驰其上的广袤土地诉说。手机屏幕的微光,映亮了他粗糙脸庞上那行未干的泪痕,也映亮了他眼中那份如同磐石般坚定的归属感。驾驶室前方,那面小小的国旗,在微微的颠簸中,依旧倔强地飘扬着。
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年仅十六岁的李天枢安静地站立着。
他没有像周围的大人们那样激动地鼓掌欢呼,也没有像父亲李玄策那样深沉地凝视思考。他只是微微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清秀的脸庞上带着一种近乎圣洁的宁静。
在他的“视野”里,眼前这宏大的场景,这钢铁的洪流,这山呼海啸的声浪,这数十万颗同频共振的心脏……这一切的一切,不再是具体的形态和声音,而是化作了另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存在。
他“看”到了一条无比壮阔的、闪烁着金红色光芒的河流!
这河流由亿万点细微却璀璨的光点汇聚而成,奔腾不息,充满了磅礴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秩序感!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此刻心系广场、心系国家的个体意志——受阅官兵钢铁般的意志,观礼群众澎湃的激情,电视机前千家万户的专注与自豪……甚至,他能隐约感受到遥远地方,那些守护在边疆哨所、奋战在科研一线、忙碌在生产车间的人们,他们的心意也如同涓涓细流,跨越千山万水汇入这条奔腾的大河!
这意志的洪流,炽热、纯粹、坚韧、有序。它不再是散乱的个体情绪,而是在一个崇高目标感召下凝聚成的、坚不可摧的整体力量!它冲刷着一切犹疑和怯懦,在李天枢的感知世界里,发出震耳欲聋却又和谐统一的轰鸣!他感到自己的精神仿佛也被这洪流裹挟、托举,变得无比开阔和通透。一种前所未有的连接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而是这条伟大意志洪流中的一滴水珠。他嘴角不自觉地弯起,露出一抹纯净而满足的微笑,如同沐浴在温暖圣光中的赤子。
“当——!”
又一声悠扬而深远的钟声响起,如同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瞬间压过了所有的轰鸣与欢呼。
它宣告着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的检阅暂时告一段落。
余音袅袅,在钢铁的余威与意志的洪流中回荡不息。
铁流奔腾,方显大国筋骨;意志如钢,铸就盛世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