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27章 月背回响

第1127章 月背回响(2 / 2)

“古人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望月抒怀,寄托相思。”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而今日,我们不仅仰望,更踏足其上,聆听来自月背的回响。这一步,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延续,更是全人类探索未知深空、理解宇宙奥秘的共同里程碑。它无声地诉说着,只要人类同心戮力,目光所及,终有抵达之时。”他的话语里,既有对古老诗意的感怀,更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他心中那个“以纯粹的奉献之心,成就人类之夙愿”的宏愿隐隐呼应。

饭后,应李天枢的强烈要求,一家人驱车来到了近郊的国家天文台。中秋之夜,天文台特意开放了一处观星平台。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山间的夜风带着一丝清冽的凉意,吹拂着衣角。深蓝色的天穹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缀满了无数钻石般的星辰,璀璨得令人屏息。银河如一条流淌着星光的玉带,横亘天际,浩瀚无垠。而那轮中秋明月,此刻显得更加硕大、明亮,清辉如水银泻地,将周围的星光都温柔地比了下去。

工作人员热情地将他们引到一台大口径的专业望远镜前,细心地调整好角度,对准了月球。李天枢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凑了上去,踮着脚尖,小小的身体几乎趴在了目镜上,努力调整着姿势。

“哇!好清楚!好多坑!”他兴奋地小声叫着,眼睛一眨不眨。

李长庚笑着站在一旁指导:“小枢,慢点看,注意那些环形山边缘的阴影,那是阳光照射的角度造成的…”

李玄策和方清墨并肩站在稍远处,没有去看望远镜。方清墨轻轻挽着丈夫的手臂,将头靠在他肩头。两人一起仰望着头顶这片深邃迷人的星空。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宁静而温暖的剪影。四周很安静,只有风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在这浩渺的宇宙背景下,人间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渺小而珍贵,唯有身边人的体温和呼吸是真实的依托。李玄策的心中,那份关乎人类命运、地球存续、宇宙轮回的宏大感怀,此刻与眼前这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团聚交融在一起,变得格外清晰而厚重。

“爸爸,爷爷!”李天枢忽然从望远镜前抬起头,小脸上满是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他歪着头,似乎在努力捕捉着什么细微的声音。他拉了拉李玄策的衣角,又看向李长庚,用非常轻、带着点不确定的语气说:“你们听…月亮…月亮是不是在唱歌?很低很低的声音…嗡嗡的…像…像很轻很轻的摇篮曲?”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方清墨站直身体,疑惑地看着儿子:“小枢,你说什么?月亮唱歌?”她以为儿子在形容自己的想象。

李念墨却立刻放下手中的手机(她刚才在悄悄拍摄家人观星的温馨画面),神情变得认真起来。她知道弟弟的特殊之处,他的感知有时会超越常理。

李长庚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家面对未知现象时的严肃和探究。他快步走到望远镜前,亲自俯身观察了片刻,又侧耳倾听,眉头微蹙:“歌声?我听到的只有风声和设备运行的低频噪音。是月震活动的次声波信号?还是…某种我们现有仪器和感官尚未能捕捉、理解的…‘宇宙的回响’?”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要穿透那三十八万公里的虚空,去探寻那神秘声音的来源。作为顶尖科学家,他深知宇宙的广袤与人类认知的局限,李天枢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他探索未知的涟漪。

李玄策没有立刻说话。他蹲下身,平视着儿子清澈透亮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一丝玩笑或幻想的成分,只有纯粹的感知和分享的渴望。他轻轻握住儿子的小手,感受着那份孩童特有的、未被世俗沾染的敏锐。然后,他也抬起头,目光越过望远镜,越过那轮皎洁的明月,投向更深邃、更遥远、更难以想象的宇宙深处。星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仿佛倒映着无垠的星河。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在他心中升腾。宏愿的轮廓,似乎在这寂静的山巅,在这孩童一句天真的“月亮唱歌”中,被那来自深空的、若有若无的“回响”轻轻拨动了一下。那声音,是宇宙的心跳,是时空的弦音,还是更高维度存在的低语?它似乎在提醒着,人类探索的脚步虽已踏足月背,但星途之旅,才刚刚启程。前路漫漫,浩渺无垠,而那份“纯粹的奉献之心”,将是穿越这无尽黑暗、追寻那未知回响的唯一明灯。

夜风微凉,拂过观星平台,带着秋夜的清冽和宇宙的静谧。银河无声流淌,月光温柔笼罩。李念墨悄悄按下了手机的停止录制键,将弟弟那句轻语和父亲凝望星空的侧影,连同这片深邃的夜空,一起珍藏。她看向父亲那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的背影,心中也泛起层层涟漪。前方,似乎有更广阔、更神秘的领域,在向这个家,向所有仰望星空的人,发出无声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