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回办公桌后,提起笔,在那份报告的批示下方,又添上几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 批示:
> 1. 即刻成立‘近地空间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代号‘穹顶’),由李长庚同志牵头,整合航天、通信、安全、战略研究等领域精锐力量,保密运行。
> 2. 小组核心任务:
> a) 深度解析‘天网’计划,评估其战略威胁与技术瓶颈;
> b) 加速突破可复用火箭、高性能小卫星、火箭回收等关键技术;
> c) 研究制定我国近地空间安全战略、防御体系构想及未来太空规则主张;
> d) 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反制与竞争策略。
> 3. 目标:确保我国在近地空间的自由进出权、发展权和话语权,守护属于我们及人类共同的‘星辰绿水青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 ——李玄策
写完,他将笔轻轻搁下,那份批示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小王,”李玄策看向年轻的研究员,“这份批示,即刻按程序传达。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明日召开‘穹顶’小组首次筹备会议,李老主持。会议地点,就定在……天文台的观测基地吧。”他目光深邃,“仰望星空,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是!李顾问!李老!”小王肃然应道,小心翼翼地收起报告和批示文件,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父子二人。窗外的阳光似乎明亮了一些,将松柏的影子拉得更长。雪,开始悄然融化。
李长庚走到窗边,与儿子并肩而立,望着庭院中渐渐显露生机的景象。“玄策,这一步棋,落子无悔。前路艰险啊。”老人的声音带着沧桑,也带着期待。
李玄策的目光越过融雪的庭院,越过城市的天际线,仿佛穿透了大气层,投向那浩瀚无垠的星空。“爸,”他轻声说,语气却无比坚定,“再艰险的路,也得有人去走。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真正的安宁,为了头顶这片星空不被‘铁幕’笼罩,为了我们心中那片永不蒙尘的‘绿水青山’能延伸到星辰大海……这一步,必须走,而且要走稳、走快。”
他抬起手,指向窗外遥远的天际线,那里,最后一抹暮色正被初升的朝阳驱散,天空呈现出一种澄澈而充满希望的蔚蓝。
“您看,天,终究是要亮的。”
李长庚顺着儿子的手指望去,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充满信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追忆,更有对那片未知而壮丽的“星辰绿水青山”的无限憧憬。一场关乎未来制高点的无声较量,就在这初春雪后的宁静中,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