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就好,回来就是最大的成功。”李玄策温和地笑着,有力地回握着他的手,“家国翘首,盼君久矣。”他侧身,轻轻拉过身边的李天枢,“天枢,来,见过陆爷爷。”
李天枢仰起小脸,清澈的目光落在陆明远带着泪痕的脸上,没有丝毫怯生。他走上前,礼貌地鞠了一躬,声音清脆:“陆爷爷好,欢迎您回家。”
陆明远看着这个眼神纯净、透着灵气的孩子,尤其是那双似乎能洞察人心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连忙蹲下身,尽管动作有些僵硬,还是努力平视着李天枢,声音放得异常柔和:“好孩子,谢谢你。你叫天枢?真是个好名字。”他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摸了摸李天枢柔软的头发。
“陆爷爷,您的手好冰。”李天枢眨眨眼,忽然从怀里拿出一直抱着的画夹,快速翻开,抽出一张画纸。画上是用蜡笔涂抹的灿烂阳光、绿色的原野和一艘巨大的、正在靠岸的航船,船帆鼓胀,充满了力量感。他将画递给陆明远,“这个送给您,陆爷爷。妈妈说,回家的人,心里都会装满阳光。”
陆明远怔怔地接过那张充满童真与美好祝愿的画,看着那艘归航的巨轮,再看看眼前孩子纯真的笑脸,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疲惫和心防,眼泪再次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他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画纸,仿佛攥着最珍贵的宝物,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好……好孩子……画得真好……爷爷……爷爷心里……现在……全是阳光……”
李长庚看着这一幕,眼眶也再次湿润,他拍拍老友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玄策适时地递上一杯刚刚由工作人员送来的、热气腾腾的碧螺春。白瓷杯里,嫩绿的茶叶在澄澈的水中舒展沉浮,袅袅热气升腾,氤氲出一片暖意。“陆院士,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外面天寒地冻,您这一路,不容易。”
陆明远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一直蔓延到心底。他小心翼翼地啜饮了一口,清雅的茶香瞬间弥漫口腔,驱散了喉间的干涩和旅途的尘埃。这熟悉的味道,是多少个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故土滋味啊!他捧着茶杯,感受着那真实的暖意,长长地、缓缓地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积压了数十年的郁结和漂泊感,都随着这口气彻底呼出体外。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归属感,如同这杯中的暖茶,浸润了他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谢谢……谢谢……”他再次道谢,声音平稳了许多,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宁静。
“住处和后续的安排都准备好了,您先好好休息,倒倒时差。”李玄策的声音温和而笃定,“您的研究领域,国家非常需要,也非常重视。长庚计划,需要您这样的擎天巨柱。未来,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您去施展抱负,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您去完成。”他的目光扫过陆明远随身携带的那个看似普通却异常沉重的行李箱,眼神中传递着无需言明的信任和期许。“这里,就是您施展毕生所学,报效家国的最好舞台。”
陆明远顺着李玄策的目光,下意识地护紧了放在脚边的行李箱。那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衣物和资料,更是他数十年心血的结晶,是冲破重重封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得以带回祖国的宝贵财富——关于下一代量子计算核心算法的关键突破性手稿。他抬起头,迎上李玄策深邃而充满力量的目光,又看看身边老友李长庚那充满鼓励和信任的眼神,再看看那个送他“阳光”的孩子,一股久违的、属于科学战士的豪情壮志在胸中激荡。
“李顾问,长庚兄,”陆明远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坚定,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我陆明远,回来了!这把老骨头,这点本事,从今往后,就交给国家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他挺直了因长期伏案而微驼的脊背,眼中再无泪光,只剩下燃烧的信念和无畏的坚定。那是一种终于找到航向、即将全力启航的决绝。
窗外,一架崭新的国产大飞机正迎着凛冽的寒风,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在跑道上加速、抬头,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刺破灰色的云层,昂首冲向更高远的天空。巨大的机翼掠过贵宾室的上方,在地面投下转瞬即逝的、充满力量感的阴影。
李长庚、李玄策、陆明远,三位年龄跨越三代、却同样心系家国的男人,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那架腾空而起的银鹰。
李天枢也仰着小脸,望着那远去的飞机,清澈的眸子里映照着冬日稀薄的阳光和飞机尾迹划破长空的轨迹,显得格外明亮。他小小的手,不知何时,轻轻握住了爷爷李长庚布满皱纹的手,又悄悄地,握住了陆明远那只刚刚还冰冷、此刻却已被热茶暖过来的手。
三只手,跨越了年龄、经历和时空的阻隔,在这一刻,在祖国的土地上,在归航的起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陆明远收回目光,低头看着手中那杯温热的碧螺春。茶水微漾,倒映着窗外越来越明亮的天空,也倒映着他自己那双重新燃起火焰的眼睛。茶杯青花瓷的纹路,在掌心显得格外清晰、安稳。他再次深深地、满足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已经能嗅到春天即将破土而出的、万物复苏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