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75章 西疆的风(2018年3月20日)

第1075章 西疆的风(2018年3月20日)(2 / 2)

晚会气氛正浓,一个年轻的县干部急匆匆地走到李玄策身边,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脸色有些紧张。李玄策眉峰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对大家歉然一笑:“有点小事,我去去就回。”

离篝火稍远的一个临时帐篷里,气氛有些凝滞。一个穿着传统服饰、脸色涨红的柯尔克孜族大叔,正激动地对着一位汉族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嚷嚷着,柯尔克孜语又快又急,夹杂着手势。那位干部一脸无奈和委屈,试图解释,语言却成了障碍,急得额头冒汗。旁边站着几位当地民族干部,试图劝解,效果甚微。

原来是为了草场划分。这位大叔(名叫吐尔逊)认为新划定的界限偏袒了邻近的汉族村落,侵占了他家祖辈放牧的草场,而负责具体勘界的这位汉族干部(姓张)坚持是按图作业,绝无私心。沟通不畅加上吐尔逊情绪激动,眼看就要演变成族群对立的导火索。

李玄策走进帐篷,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平静地扫视了一圈。他沉稳的气场让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吐尔逊也暂时停下了激动的话语,疑惑地看着这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

李玄策走到吐尔逊面前,没有找翻译,而是直接用平缓而清晰的汉语说:“大叔,我是从京城来的老李。别急,有事慢慢说,道理越辩越明。你心里的疙瘩,说出来,我听着。”他目光坦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吐尔逊愣了一下,看看旁边懂汉语的熟人,又看看李玄策。或许是李玄策眼神中的平和与尊重打动了他,他喘了几口粗气,努力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夹杂着手势,断断续续地讲起来。大意是地图上一条重要的溪流标记位置不对,导致界限偏移,他认为张家村多占了水草丰美的地方。

李玄策耐心听完,转头看向那位张干部:“小张同志,吐尔逊大叔说的问题,关于那条溪流的位置,地图上标注是否精确?实地勘测时有没有发现出入?”

张干部赶紧解释:“李顾问,地图是新的卫星图!我们实地也走了几遍,溪流改道确实有一点,但影响范围很小,我们完全是按最新测绘结果……”

李玄策抬手止住他,目光再次转向吐尔逊:“大叔,我明白了。地图是人画的,河流也会自己改道。咱们解决问题,不能光对着纸上的线,得回到地上,对着真正的山和水,对吧?”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这样,明天一早,天一亮,我们一起去现场。你,小张,还有县里管民政、测绘的同志,都去。带上地图,也带上你们的眼睛和心。咱们在草场上,对着太阳神(当地信仰),把这条线重新走一遍,量一遍,说清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老李做见证。你看行不行?”

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是提出了一个基于事实、回归现场、共同参与的解决方案,并且巧妙地提到了当地信仰(太阳神),以示公正。吐尔逊紧绷的脸色缓和下来,眼中的怒火被犹疑取代。他看了看李玄策坦荡的眼睛,又看看旁边紧张的张干部,最终点了点头,用柯尔克孜语嘟囔了一句什么(旁边人翻译:他说“好,听你的”)。

李玄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拍了拍吐尔逊厚实的肩膀:“好!那就这么定了。今晚,大家围着火堆,唱唱歌,跳跳舞,把不痛快都让这西疆的风吹走。明天太阳底下,咱们再论个分明。”他转身对张干部和县里干部说,“沟通要耐心,更要细致。地图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和而不同’,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找到化解矛盾、共同发展的路。” 这最后一句,既是对眼前事的总结,也蕴含着他对边疆治理的深邃智慧。

帐篷里的紧张气氛烟消云散。吐尔逊虽然还有点别扭,但不再激动。张干部也松了口气,看向李玄策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当李玄策重新回到篝火旁时,夜已深。高原的夜空,仿佛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丝绒,上面缀满了钻石般的星辰,密密麻麻,璀璨得惊人,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篝火的光芒在这样浩瀚的星空下,显得温暖而渺小。

晚会接近尾声,青年们还在轻声哼唱着旋律悠长的民歌。李天枢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李玄策身边,他安静地依偎在父亲身旁,小脑袋靠在李玄策的手臂上,仰望着星空,黑葡萄似的眼睛映照着漫天的星辉,显得格外明亮和深邃。

“爸爸,”李天枢忽然伸出小手指向深邃天幕的一角,那里有几颗星星异常明亮,排列成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你看那几颗星星……它们的光,和别的不一样。特别亮,特别干净,像……像妈妈刚洗过的蓝宝石。”他的声音轻轻的,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却又仿佛感知到了星辰某种不为人知的韵律,“它们好像在说话……用一种我们听不见的声音。”

李玄策顺着儿子的小手望去,那几颗星在无垠的宇宙中静静闪耀。他搂紧了儿子小小的肩膀,感受着孩子身上传来的温热和那份奇异的敏锐。篝火的暖意,星空的浩瀚,西疆粗粝的风,还有怀中这能感知星辰絮语的孩子……这一切交织在一起。

他低下头,轻声在李天枢耳边说:“是啊,天枢看得真清楚。它们很亮,很干净。就像人心,也要像这星光一样,干净、明亮,无论地上有多少风沙。” 这既是对儿子的回应,也是他此刻最深的感悟。外部的绿水青山需要守护,而人心的绿水青山——那份纯粹、正直与光明的信念,才是抵御一切风沙、照亮前行之路的根本。尤其是在这片广袤而重要的土地上,人心的澄澈,是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最深沉的力量。

篝火的余烬在夜风中明灭,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悠远的歌声仿佛融入了星光,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轻轻飘荡。夜风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冽,拂过防护林带,新生的枝叶在黑暗中发出细微而坚韧的摩挲声,仿佛在与星空下的私语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