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68章 雷墨天书(2017年12月15日)

第1068章 雷墨天书(2017年12月15日)(1 / 2)

岭南的冬日,空气里带着一种湿漉漉的暖意,全然不似北方的凛冽。肇庆端溪,斧柯山深处,端砚的故乡。溪水潺潺,翠竹掩映,古老的坑洞如同大地的伤痕,沉默地镶嵌在苍翠的山体上。老坑洞内,终年阴凉,石壁上凝结的水珠滴答落下,在幽暗中发出清冷的回响。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一种独特的、沉淀了亿万年的岩石矿物味道。

洞内光线昏暗,几盏大功率矿灯投射出惨白的光柱,切割着浓重的黑暗。李长庚,这位归国不久的老科学家,此刻正带着便携式高精度地磁监测仪,眉头紧锁地盯着屏幕上剧烈跳动的曲线。他花白的头发在矿灯下闪着微光,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异常…太异常了…”李长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指着屏幕上几乎要突破警戒线的红色波段,“不只是太阳风的影响,地核磁场本身也出现了罕见的局部紊乱波动,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搅动了一下。这种强度的地磁扰动叠加即将到来的太阳风暴…”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爷爷,是星星掉下来砸疼了地球吗?”一个清脆的童音响起。李天枢,穿着小小的蓝色工装背带裤,像个小探险家,正蹲在一块刚开采出来不久的巨大紫端石旁。这块石头纹理奇特,深紫色的石肉上,布满了银白色的、如同闪电撕裂般的天然纹路,矿工们称之为“闪电纹”或“火捺”。天枢好奇地用小手抚摸着那些冰冷的、凹凸不平的纹路,然后将自己的小耳朵紧紧贴在了石头上,闭着眼睛,似乎在倾听着来自大地深处的秘密。

突然,洞壁上那些古老的、同样布满闪电纹的岩石层,毫无征兆地泛起一层极其微弱的、如同鬼火般的幽蓝色光芒!光芒一闪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灯光晃了眼。

就在幽蓝光芒闪烁的瞬间,贴石聆听的李天枢猛地睁开了眼睛!他小小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像是被无形的电流击中。他“啊”地一声跳开,小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大眼睛里充满了惊恐,指着那块紫端石,声音带着哭腔:“爷爷!方阿姨!好可怕!好多…好多好大的铁风筝!在天上飞…然后…然后它们的线…噗!噗!噗!全都烧断了!掉下来了!着火了!地上…地上好多地方都黑了…好多人喊…哭…”

铁风筝?烧断的线?黑暗?哭喊?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正在记录岩石样本数据的方清墨,心头都是一沉!天枢描述的画面,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瞬间刺穿了洞内的阴凉——那分明是超强地磁暴冲击下,高压输电线缆熔断、电网崩溃、城市陷入黑暗的灾难景象!

“天枢,不怕,不怕,告诉爷爷,铁风筝的线是在哪里烧断的?哪里的地上黑了?”李长庚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蹲下身,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

“这里…这里…还有好远好远那边…”天枢的小手在虚空中急切地指点着,仿佛能看到一张无形的、遍布灾难点的地图。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娃儿莫怕,这石头啊,是‘雷公墨’,通灵性的。”说话的是老坑工陈伯,一个在端溪矿洞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人,脸上的沟壑比岩壁的纹路还深。他手里拿着一个旧搪瓷缸,走到旁边一处小小的、积着浑浊泥水的天然凹坑——那是千百年来渗水形成的“砚池”。陈伯用搪瓷缸舀起半缸浑浊的、泛着奇异紫黑色的坑水。

“雷公墨?”方清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是啊,”陈伯点点头,浑浊的眼睛望着那坑浑浊的水,仿佛在看一部尘封的历史,“老辈子传下来的说法,天上打雷,有时会劈下带着火星的石头,钻进地底,就成了这带闪电纹的宝贝石头,叫‘雷公墨’。这坑水啊,泡的就是这些石头磨下来的粉。老话讲,这水,能避邪,能镇惊。”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什么,“我太爷爷那会儿,听更老的矿工讲,宋朝徽宗皇帝那会儿,京城贡院遭了雷劈,烧了好大一片,死了人。后来有个端州来的老石匠,用这坑里的水混了墨汁,写在黄纸上,贴在没烧着的梁柱上,嘿,后来再大的雷雨,那贡院都安安稳稳的!说是雷公爷认得自己墨的味道,就不打了。”

这近乎神话的传说,在此时此地听来,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启示力量。方清墨心中一动,她立刻取出一小块随身携带的歙砚砚砖和一小块朱砂墨锭。她走到陈伯舀起的那缸浑浊坑水旁,倒了一点水在砚台上,开始细细地研磨朱砂。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朱砂墨汁在砚堂里渐渐晕开,呈现出一种比平日更沉郁、更内敛的深红色。方清墨取过一张随身携带的宣纸试纸,用笔尖蘸了一点墨汁,轻轻点下。

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那滴落在宣纸上的深红墨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静静地晕染开。它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开始在纸面上极其缓慢地、蜿蜒地“爬行”!墨迹延伸、分叉,以一种完全违背流体力学的方式,在洁白的宣纸上勾勒出复杂而古老的线条和符号!

洞内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矿灯的光柱聚焦在那张小小的宣纸上。墨迹最终凝聚成形——赫然是一幅极其古朴、线条简拙却又蕴含无穷玄机的《伏羲八卦次序图》!乾、坤、坎、离、艮、兑、巽…八卦方位一一呈现。

然而,代表“震”卦的那个方位——象征雷、震动、能量的方位——却是空白的!只有一圈淡淡的墨迹轮廓,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抹去或刻意留白。而那个空白“震”卦的位置,在方清墨的脑海中,瞬间与刚刚李天枢急切指点的一个区域、以及全国电网地图上的一个关键枢纽——华中地区最重要的超高压变电站群——完美重合!

“震卦…空白…对应华中电网枢纽…”方清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激动,“这墨…这水…能感应地磁异常?它在预警!在指出最薄弱的环节!”

就在这时,方清墨敏锐地注意到,随着朱砂墨在砚台上研磨,砚台周围空气中弥漫的、因监测仪器工作而产生的微弱静电感,竟在悄然消失!她立刻取出微型离子检测仪对准研磨中的砚台。仪器读数瞬间飙升——研磨过程中,这混合了“雷公墨”粉的坑水和朱砂墨,正在释放出高浓度的负离子!这些带负电荷的粒子,有效地中和了空气中紊乱的正电荷,平复着躁动的电磁场!

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在她脑海中炸开!利用这种天然富含特殊矿物质的“雷公墨”粉末,制作可以释放大量负离子的防护涂层,覆盖在关键的电力设备上,中和掉地磁暴带来的异常电荷累积,保护电网!

信息,连同那张缺失“震”卦的八卦图照片、负离子检测数据以及天枢的预警描述,以最高优先级发送到了远在京城的李玄策案头。

京城,国家战略和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地磁活动图和国内电网关键节点状态。李玄策站在屏幕前,刚刚收到来自端溪矿洞的加密信息包。他看着屏幕上华中区域那个被李天枢预警、被八卦图空白“震”卦标注、此刻地磁扰动读数正疯狂飙升的红点,再看着方清墨关于“雷公墨”负离子效应的发现,深邃的眼眸中精光爆射。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接通了国家电网最高指挥中心的专线,声音沉稳如磐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我是李玄策。立即启动‘震位’紧急防护预案!目标:华中超高压枢纽群及所有李天枢预警坐标点!防护手段:采用‘中和法’!立刻调用所有储备的惰性防火降温凝胶,混合…混合‘雷公墨’粉末!”他迅速下达指令,将方清墨的发现转化为具体操作,“《易经》震卦有云:‘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雷霆震动虽烈,然君子处变不惊,持守中正,可安度巨变!这‘中和’,便是我们应对这天地之‘震’的法门!用大地赐予的‘雷公墨’,去中和这天外袭来的狂暴电荷!快!我们没有时间了!”

命令如同无形的电流,瞬间传遍全国电网的神经末梢。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宇宙狂暴能量抗衡的无声战役,在无数个变电所、高压塔下悄然展开。工人们争分夺秒地将紧急调运来的、混合了碾磨到极细的“雷公墨”粉末的特制凝胶,喷涂、包裹在变压器、绝缘子等关键设备的外壳和线缆接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