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66章 钟鼎归心 2017年11月21日

第1066章 钟鼎归心 2017年11月21日(2 / 2)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地跟在姐姐身边、穿着厚厚羽绒服的李天枢,突然挣脱了李念墨下意识护着他的手。他小小的身影敏捷地跑到利簋展柜前,踮起脚尖,努力将小手贴在冰冷的玻璃上,位置正对着铭文下方那只威严的饕餮纹饰。他的小脸在青铜器散发的光芒映照下,显得异常肃穆。

“姐姐,”李天枢的声音很轻,带着孩童特有的纯净,却清晰地穿透了警报和钟声的余韵,“星星肚子疼…好疼好疼。”他皱着小眉头,仿佛能感受到遥远的痛楚,“有人…有人在用很细很细的针,扎它的肚子…想把它肚子里的宝贝掏出来…它害怕…”他放在玻璃上的小手微微蜷缩了一下,仿佛被无形的针刺痛。

李念墨的心猛地一沉。天枢的“感知”从未出错。他口中的“针”,极可能是某国秘密发射、已附着在小行星表面的高精度勘探甚至开采设备!他们的行动,竟然如此迅速且隐秘!

日内瓦,万国宫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如同冻结的湖面。某国代表正趾高气扬地陈述着他们“发现”和“申请”的“合法性”,暗示其技术领先和对该稀有金属小行星的“志在必得”。

李玄策静静地坐在中国代表团席位上,神色平静如水。他面前的平板电脑上,正实时显示着西安博物院那震撼的画面——穿透雾霾的光柱、敲响编钟的张大爷、触摸展柜的天枢,以及天枢那句“星星肚子疼”的感知描述。同时,李长庚的紧急分析报告也已抵达:利簋光束指向的小行星,其核心蕴含的稀有元素,对下一代清洁能源及量子计算具有颠覆性意义,且其结构异常脆弱,粗暴开采可能导致灾难性解体。

就在对方代表结束发言,等待掌声或反驳的间隙,李玄策缓缓站了起来。他没有看咄咄逼人的对手,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各国代表,最后落在会议厅穹顶那象征和平的壁画上。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仿佛那古老的编钟之声穿越时空在此刻回响。

“诸位,”李玄策开口,语调沉稳而悠远,“在我们东方,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夏禹王治水功成,收九州之金,铸九鼎,象征天下。鼎,乃国之重器,亦是礼之载体。《周礼》有载:‘以九鼎迎宾,示天下共主,礼敬四方。’”

他微微一顿,身后的助手立刻上前,将九份精心制作的卷轴分发给除申请国外其余九国的代表。卷轴展开,是九幅极其精美、散发着古老气息的青铜器拓片,每一幅都对应着一件华夏青铜重器,风格迥异,气象万千。

“这并非普通的拓片,”李玄策的声音在寂静的会场里回荡,“它们分别拓自九件见证过华夏不同历史时刻的青铜重器。每一件重器,都承载着先民对天地、对秩序、对和平的敬畏与向往。”他特意看了一眼手中那份利簋的拓片,那上面,“岁鼎克闻”四个字似乎还残留着光柱的余温。

“方才,就在我们争论这片星空资源的归属时,”李玄策的目光变得深邃,如同容纳了万千星辰,“在东方,一座古老的博物馆内,一件名为‘利簋’的西周重器,用它铭刻着‘岁鼎克闻’的文字,向浩瀚宇宙投射了一道光。这道光,无意于宣示占有,而是如同三千年前它记载武王伐纣、终结暴政一样,在向我们发出警示。”

他举起那份利簋拓片,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它警示我们,那颗被光束点亮的星辰,并非无主之地,而是宇宙赐予全体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更警示我们,任何贪婪的、不顾后果的攫取,就如同用针去扎一个脆弱生命的肚子,只会带来毁灭与伤痛!这伤痛,将波及所有仰望星空的人!”

李玄策的目光锐利地投向那位申请国代表:“贵国技术先进,反应神速,令人钦佩。但技术的力量,应当用于守护,而非独占与破坏。《左传》有云:‘天子九鼎,天下共守之。’这天下,是苍生之天下,亦是星辰大海之天下!今日,我以此‘九鼎拓片’敬赠九方友邦,非为称王,而是重提古礼,呼吁共守——共守这片星空资源的和平利用之约,共守人类探索深空时应有的敬畏与公平!这颗小行星,当由国际社会共管,其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最严格的科学准则与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原则,确保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任何单边行动,都是对这份古老契约的亵渎,对全体人类未来的不负责任!”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青铜编钟的余韵,在会场内久久回荡。那九份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明智慧的拓片,此刻仿佛不再是纸上的墨迹,而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来自古老东方的契约邀请函。九国代表看着手中的拓片,感受着那穿越时空的威严与和平的诉求,再看向申请国代表时,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质疑。

申请国代表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精心准备的“先占先得”的论调,在对方这融合了古老智慧、神秘警示(利簋光柱)和伦理高度的“九鼎共守”理念面前,显得如此苍白而自私。尤其是那道来自东方的神秘光束和“脆弱星辰”的警示,更是在科学层面为李玄策的呼吁提供了难以辩驳的支撑。

会场的气氛,悄然逆转。一场关乎未来星际资源格局的谈判,因为一道来自西周利簋的光束、一个孩童对“星星肚子疼”的纯真感知、以及一位智者对“九鼎共守”古礼的深刻解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西安博物院展厅内,那穿透穹顶的炽烈光束,在持续了数分钟后,如同完成了使命般缓缓黯淡、消散。浓重的雾霾重新合拢,夜空恢复了深沉的灰暗。只有穹顶那巨大的破洞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金属灼烧气息,证明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幻觉。

展柜中,利簋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与幽深,唯有那“岁鼎克闻”的铭文,在灯光下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润的光泽。张大爷放下钟槌,靠在编钟架上,大口喘着气,望着利簋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激动。

李天枢依旧踮着脚,小手贴在玻璃上。他侧着小脑袋,似乎在倾听什么,然后转过头,对着走过来的李念墨,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

“姐姐,星星说…谢谢我们。它肚子…不疼了。那个拿针的坏家伙,被好多好多手…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