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紧要者,查古傣历《苏定》残卷,载有‘星苔明如昼,天火焚金竹’之谶语,所述天象特征与今次太阳耀斑爆发预测模型惊人吻合!此非寻常太阳风暴,其强度恐百年未遇,或直指地球电磁命脉!
> 速归,详议!
> 父 长庚 字
方清墨的呼吸瞬间停滞了!手中的贝叶仿佛有千钧重。公公的字迹,穿越了物理的距离,竟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在这雨林深处的古老载体上!这绝非魔术,而是一种她目前还无法理解的信息传递机制,或许与这异常活跃的地磁场、与这发光的苔藓、甚至与儿子天枢那难以言喻的灵性感知都息息相关!
“波陶!”方清墨猛地抬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您说的‘天火要烧头’,在古傣历里,有没有更具体的记载?比如…烧掉什么?”
岩罕波陶颤巍巍地站起身,浑浊的老眼望向竹墙上那发光的“贲卦”,又看看空地上由他孙子足迹绘出的十二宫星图,最后目光落在方清墨手中那片仿佛蕴藏着天机的贝叶上。他脸上的敬畏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忧惧取代。
“有…有的,”老人的声音干涩而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从肺腑里挤压出来,“老经文里说…‘金竹泣,银线断,人心乱’…‘金竹’指的是我们傣家的竹楼寨子,‘银线’…”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颤抖着指向竹楼里隐约透出的昏黄电灯光,“‘银线’指的就是…就是那些能带来光明的线啊!断了线,寨子就黑了,人心…可不就乱了吗?”
金竹泣,银线断,人心乱!
方清墨浑身冰凉。古傣历的谶语、公公李长庚跨越时空传递的警示、儿子天枢无意绘出的宇宙星图、还有这满山遍野异常发光的苔藓…所有的线索,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收拢,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太阳风暴,正从1.5亿公里外的太阳深处,裹挟着毁灭性的高能粒子洪流,向着地球奔袭而来!它的目标,正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全球电网!
一旦“银线断”,后果不堪设想!这不仅仅是电力中断的灾难,更是社会秩序、人心信念的崩塌!那将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内外交困的时刻——外部世界的能源命脉被斩断,而人心的恐慌与混乱,更会如野火般燎原,吞噬掉内在的“绿水青山”!
“天枢!”方清墨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她一把将还在好奇地看着自己“画”出的星空图的儿子拉到身边,紧紧抱住,仿佛要汲取那幼小身体里纯净无惧的力量。她迅速掏出卫星电话,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按下了那个最紧急的直通号码。
电话几乎在瞬间被接通。背景音是翻阅文件的轻微沙沙声,一个沉稳如山岳的声音传来:“清墨?这么晚,出什么事了?”是李玄策。
方清墨深吸一口气,雨林深处那浓重的、带着荧光苔藓气息的空气涌入肺腑,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声音里的凝重却无法掩饰:“玄策,我们在版纳。夜光苔…贝叶经…长庚爸爸的信息…还有古傣历的记载…全部指向一个点——百年未遇的太阳风暴!目标…是电网!”
她快速而清晰地将竹楼墙上的贲卦、天枢踩出的黄道十二宫、贝叶经上李长庚的警示以及岩罕波陶口中那句“金竹泣,银线断,人心乱”的古老谶语,一股脑地传递过去。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重的冰,砸在电话线的另一端。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方清墨甚至能想象出丈夫此刻的样子——必定是放下了手中一切,眉头深锁,那双能洞察世间万象的眼眸,正穿透重重空间,投向那不可见的、来自太阳的致命威胁。
几秒钟后,李玄策的声音再次响起,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临渊履冰、掌控全局的绝对冷静,每一个字都像淬火的钢珠砸在地上:
“知道了。启动‘羲和’预案最高等级。我立刻协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能源总局、应急管理部。清墨,你保护好天枢和波陶,就地采集所有异常苔藓样本,尤其是那些组成卦象和星图的,立刻用最快的生物样本专递送回京!长庚爸爸那边,我会亲自联系。”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别怕。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根基都在‘人心’这座青山。只要人心不乱,根基就在。记住,人心稳,则国运不倾!”
电话挂断,忙音在寂静的雨林里显得格外刺耳。
方清墨紧紧攥着卫星电话,指节发白。她抬起头,望向竹墙上那依旧散发着幽幽绿光的贲卦——山火贲,文饰明丽。山下有火,明烛幽暗。这一刻,这古老的卦象仿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山”,是即将面临风暴冲击的坚实大地,是亿万黎民;那“火”,是来自太阳的毁灭性能量,也是人类在危机中必须点燃的智慧与团结之火!
她蹲下身,轻轻擦去儿子小脸蛋上沾着的泥点和苔藓碎屑。天枢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乖乖地依偎在奶奶怀里,小声问:“奶奶,是太阳公公生气了吗?”
方清墨看着孙子纯净无邪的眼眸,那里面倒映着竹楼墙上贲卦的微光,也倒映着整片不安却又神秘美丽的发光雨林。她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仿佛搂着人类面对浩渺宇宙时,那一点微小却无比坚韧的希望火种。
“嗯,”她轻声回答,声音在寂静的荧光之夜中异常清晰,“但太阳公公的火再大,也烧不垮我们心里那座最青翠的山。” 她望向远处墨蓝色的、点缀着真实星光的夜空,仿佛在凝视那场正急速迫近的宇宙风暴。
林风拂过,满墙的夜光苔随之轻轻摇曳,贲卦的线条仿佛在流动,如同古老智慧在无声地呼吸。而在竹楼之下,李天枢踩出的那片黄道十二宫荧光星图,依旧在黑暗中熠熠生辉,无声地标注着地球在浩瀚星河中的位置,也标注着人类即将面临的一场关乎“光”与“暗”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