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56章 冰弦警世(2017年9月7日)

第1056章 冰弦警世(2017年9月7日)(2 / 2)

“窃……窃听器?!”陈老的声音带着愤怒的颤抖,“是纳米级的!天杀的!谁干的?!这是要毁了国宝啊!”他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镊子都拿不稳了。文物修复师视古物如生命,这种亵渎行为比捅他一刀还难受。

张明副局长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而下,眼神躲闪,不敢看李玄策,更不敢看罗杰斯。罗杰斯则迅速收敛了所有表情,换上一副震惊和关切的面孔:“上帝!这太可怕了!竟然有人敢对如此珍贵的文物下手!张局长,贵方的安保措施……”

李玄策没有理会罗杰斯的表演。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具仍在微微嗡鸣的“秋籁”琴上。天枢所说的“齿轮哭声”与这琴音的悲鸣交织在一起,在他脑海中激荡。这绝非仅仅是窃听那么简单!他走到琴侧,在陈老惊愕的目光中,伸出修长的手指,极其轻柔地触碰到了那微微颤动的琴轸(调弦的琴轴)。

“李顾问,这琴……”陈老想要阻止,怕他不懂操作伤了琴。

李玄策微微摇头,示意无妨。他的指尖感受着琴轸上细腻的木质纹理和冰凉的触感,心神却沉浸入一种玄妙的境界。他想起了《碣石调·幽兰》的传说,孔子周游列国,见幽谷兰花而作此曲,寄托怀才不遇之情。此情此景,古琴自鸣,是示警?是悲愤?还是……蕴含着更深的秘密?

他屏息凝神,手指极其缓慢、极其精准地开始旋转第七弦的琴轸。动作幅度极小,仿佛不是在调弦,而是在感受琴弦每一丝最细微的振动。随着他的动作,那原本断断续续的悲鸣琴音,开始发生变化!

嗡鸣声不再杂乱,在李玄策神奇的微调下,竟逐渐连贯起来,形成了一段极其短促、却又异常清晰的旋律片段!正是《碣石调·幽兰》开篇的几个音符!那清冷孤绝的音色,此刻听来,充满了无声的控诉与哀伤。

“齿轮的哭声……是《幽兰》……”天枢捂着耳朵,小脸依旧苍白,但眼神却紧紧盯着父亲调弦的手,喃喃道。

李玄策心中豁然开朗!这窃听器不仅是为了窃取谈话,它本身就是一个精密的传感器!它附着在冰丝弦上,当特定的声波(比如谈论港机核心技术时的某些关键词频率)或电磁信号(如罗杰斯身上可能携带的某种激活装置)出现时,便会引发琴弦的异常共振,发出示警般的悲鸣!而天枢的感知,则穿透了表象,直接“听”到了窃听器所针对的目标——“齿轮”(港机核心技术)的“哭泣”(被窃取的危险)!

他继续调弦,动作更加沉稳。神奇的是,随着他手指的拨动和琴轸的微调,那琴弦发出的《幽兰》片段,竟不再是单纯的声音,工作台上连接着声纹分析仪(用于监测修复环境声音对琴体影响)的电脑屏幕上,原本杂乱的波形图,开始随着琴音的变化而重新组合!

嗡……叮……嗡……

清越的琴音在修复室内流转,电脑屏幕上,奇异的景象出现了!那代表声波的线条,不再是毫无规律的起伏,而是自动勾勒、组合,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充满韵律感的……图谱!

这图谱初看如同抽象的艺术画,线条盘旋,涡流涌动。但李玄策只看了一眼,瞳孔便骤然收缩!这图谱的形态、涡旋的结构、能量的分布……他太熟悉了!这分明是卫星云图上的气旋结构!那旋转的中心,那外围螺旋的雨带……一个正在孕育的风暴雏形!

“陈老,立刻把图谱同步到国家气象中心!最高优先级!”李玄策的声音沉稳有力,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告诉他们,南海深处,北纬15.7度,东经117.2度附近,一个热带低压正在快速组织,中心气压正在急剧下降,移动路径偏西北西,强度……很可能在48小时内达到台风级别!代号……就叫‘天鸽’!”

陈老和张明都惊呆了,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台古琴的自鸣,怎么就和台风扯上了关系?只有罗杰斯的脸色,在听到“港机核心技术”和看到那奇异图谱时,变得异常难看,但他强自镇定。

“李顾问,这……这图谱……”陈老看着屏幕上那还在随着琴音微妙变化的图谱,结结巴巴地问。

“《碣石调·幽兰》,”李玄策的目光依旧锁定在琴弦和屏幕上,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天机的深邃,“古琴之音,通天地之气。这冰丝弦的悲鸣,既是控诉宵小窃密之举,更是以声为笔,以弦为墨,在声波图谱上‘画’出了天地间正在酝酿的风暴!古人云‘大音希声’,这冰弦,便是天地之音的传声筒!”

他转向脸色惨白、冷汗直流的张明,眼神锐利如刀:“张副局长,关于这台窃听器,以及‘环球海工’与我市某些港机技术交流项目的‘深度合作’,我想,你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向组织说明情况了。”他的话语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张明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罗杰斯眼神闪烁,强笑道:“李顾问,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误会?”李玄策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目光扫过那仍在发出清冷余音的“秋籁”琴,“这千年冰弦,这天地之音,会告诉我们真相。罗杰斯先生,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也请您暂时留在宁波,配合我们的工作。毕竟,‘海上丝路’的交流,需要的是真诚与尊重,而不是藏匿在国宝之上的龌龊伎俩。”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阴沉了下来,浓重的乌云从东南方向的海面滚滚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暴雨将至的咸腥与沉闷。风,开始变大了,吹得庭院里的修竹沙沙作响,仿佛在为那冰弦的悲鸣与预警,奏响大自然的和声。

李天枢放下了捂着耳朵的手,走到工作台边,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虚悬在“秋籁”琴的上方,感受着那微弱的、尚未完全平息的弦音震动。他仰起小脸,看向父亲:“爸爸,琴不哭了。但是风……风要来了,很大的风。”

李玄策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目光再次投向电脑屏幕上那由冰弦琴音化成的风暴图谱。一场由贪婪引发的技术窃密风暴,与一场正在南海深处孕育的自然风暴,在宁波天一阁这间小小的古琴修复室里,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方式,被一具唐代冰弦琴同时揭露和预警。李氏的智慧,再次与古老的华夏文明精粹相融合,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弦音中见乾坤。清风正气,如冰弦之音,清越激荡,涤荡尘埃;而天地之威,亦在弦动图谱间,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