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为,桩桩件件,若置于这浩瀚星海之中,何其渺小?不过是为这艘名为‘地球’的孤舟,在无尽的航行中,校准一丝微不可察的航向;拂拭一点蒙蔽视野的尘埃;守护几盏在黑暗中摇曳、却永不熄灭的心灯。”
夜风似乎更轻柔了些,拂动着每个人的衣襟和发丝。巨大的望远镜圆顶在星光下沉默矗立,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
“前路维艰,道阻且长。”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他缓缓吟诵,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饱含着古老东方的智慧与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运行,刚强劲健,永不停息。生而为人,立于天地之间,更当效法天道,奋发图强,永不止步!”
他伸出手,虚指向璀璨的银河,又缓缓落下,仿佛将整个星空都握在了掌心,最终轻轻按在自己的心口:
“心存敬畏——敬畏这无垠的宇宙,敬畏自然的伟力,敬畏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手握星图——并非实体的图卷,而是洞悉规律的战略眼光,是引领航程的智慧明灯。
脚踏实地——再宏伟的蓝图,也需一砖一瓦的累积;再高远的理想,也离不开民生的点滴改善,离不开‘内心的绿水青山’。
和合共生——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未来与星空中的可能相遇者。不争而善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乃我中华文明为这艘‘地球方舟’指引的终极航向。”
他的话语落下,平台上再次陷入一片更深沉的寂静。但这寂静不再是空无,而是被一种磅礴而温暖的力量所充满。李长庚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周卫国紧握的拳头悄然松开,胸中激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归属感。方清墨轻轻依向丈夫,眼中满是理解与支持。李念墨挺直了背脊,感觉肩上的责任与心中的梦想从未如此清晰。
李天枢从矮凳上站起身,走到露台边缘,与父亲并肩而立。他仰着小脸,望着那璀璨得令人窒息的银河中心,忽然伸出小小的手指,指向那深邃的一点:
“那里……”他的声音空灵,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有声音……像风铃……在说‘你好’……”
众人心头一震,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于李天枢所指的方向。巨大的望远镜似乎也微微调整了角度,无声地将“目光”投向那遥远的未知。
李玄策伸出手,轻轻按在儿子的肩头,父子俩一同仰望那片神秘的星域。他没有追问,只是平静地、无比坚定地接续道:
“这,便是我们的路。”
他的声音不高,却仿佛蕴含着宇宙的回响,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头,也回荡在这片被星光照亮的山巅。
平台上,众人的目光更加坚定地投向深邃的宇宙。星光洒落,在他们的脸上、身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远处的城市灯火,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星辰,微弱却执着地闪烁着,象征着人类文明在这浩瀚宇宙中,虽渺小却永不放弃的探索与守望。巨大的望远镜沉默地指向深空,像一个永恒的坐标,连接着此刻与未来,地球与星海。银河如练,静静流淌,照耀着这条刚刚校准了航向、注定漫长而壮丽的征途。星汉灿烂,征途,已在脚下延伸向无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