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外,胡振国的徒弟,年仅十九岁的小学徒工陈亮,正焦急地扒着控制室的门缝往里看。他听到了师父在管廊里的嘶吼,也听到了那救命的编钟声,更看到了控制室里张凯那令人心寒的冷笑和迟迟不动的动作!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师父平时总教导他:“干活儿,良心比手艺更要紧!要对得起这身工装!”
“张凯!你干什么!”陈亮怒吼一声,像一头发怒的小豹子,用尽全身力气撞开了控制室虚掩的门!他根本来不及思考,视线死死锁定那个闪着红光的按钮!张凯惊愕地回头,脸上瞬间布满狰狞,伸手就要阻拦。但陈亮更快!他几乎是扑了过去,用整个身体撞向控制台!
“砰!”一声沉闷的撞击声!陈亮的肋骨狠狠撞在冰冷的金属操作台边缘,剧痛让他眼前一黑,几乎窒息。但他咬碎了牙关,凭着心中那股“良心比技术值钱”的信念支撑,在倒下的瞬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狠狠拍下了那个鲜红的“紧急关闭备用阀门”按钮!
“滴——”一声长鸣!屏幕上,备用阀门状态瞬间由“待命”跳转为“已关闭”!主阀门系统过载的压力终于找到了泄洪口,开始缓慢回落!
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压力的红色曲线如同被扼住了喉咙,开始向下弯曲。刺耳的警报声调降低了一个等级。
李玄策一直紧盯着屏幕,尤其是控制室内的这一幕。当看到陈亮用身体撞开张凯,忍着剧痛拍下按钮时,他负在身后的手猛地攥紧!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面前桌子上一个普通的白瓷茶杯,竟被他无意识中骤然加重的力量,“咔嚓”一声,生生捏碎!滚烫的茶水混合着细小的瓷片,溅落在他的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一股深沉的痛惜和冰冷的怒意在他眼中交织。
“暗流涌动,终是人心之垢……”他缓缓松开手,任由碎瓷片和茶水滑落,低沉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沉重与决心,“清此污渠,方护国脉长流。抓人!”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控制室的门被猛然撞开,早已部署在附近的安全人员如猛虎般扑入,将一脸错愕与不甘的张凯死死按在地上!张凯挣扎着,发出野兽般的嘶吼:“你们阻止不了的!大洋西不会罢休!自由的火花终将燃遍……”
他的吼声被安全人员堵住,拖了下去。陈亮被迅速赶来的医护人员小心地抬上担架,他脸色惨白,捂着剧痛的肋部,却看着屏幕上压力回落的曲线,艰难地咧开嘴,露出一个带着血丝却无比释然的笑容。
“师父……我……我没给您丢人……”他用微弱的声音对着通讯器说。
管廊里,胡振国听到徒弟的声音,又看到监控里张凯被抓、阀门关闭的画面,紧绷了许久的神经骤然松弛,腿一软,顺着冰冷的管壁滑坐到潮湿的地面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工装。他听着头顶管壁中传来的、纳米机器人作业时细微的、如同春蚕食叶般的沙沙声,感受着那沉稳如大地的编钟旋律,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涌上心头。
“乖乖……”他喃喃自语,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一丝茫然和敬畏,对着通讯器说道,“这编钟一响……刚才还抖得像筛糠似的油管子,咋就……消停了不少呢?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叮叮当当的玩意儿,难不成……还懂科学?”
远程连接中,正在飞速分析实时数据的李长庚,声音里也充满了惊奇和赞叹:“胡师傅,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编钟发出的特定低频声波,极其巧合地中和了管道内因应力突变和流体异常流动产生的次声波共振!这种共振正是加速法兰松动和渗漏恶化的隐形推手!妙啊!妙不可言!你们这是……这是用《周礼》记载的礼乐之器,解决了一场现代流体力学的灾难啊!”这位归国的首席科学家,此刻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睡意、却异常清晰的童音插入了通讯频道,是李天枢。他不知何时醒来了,正揉着眼睛看着屏幕上的画面:“爷爷,爸爸,那些黑黑的、坏坏的油油,它怕钟声!就像……就像故事里的妖怪,被照妖镜一照,就现原形啦!”孩子天真的话语,却像一道闪电,瞬间点破了这科技与古韵交融背后最深刻的象征意义——正气所至,邪祟退散!人心的污垢,同样需要“照妖镜”与“正气歌”来涤荡。
夕阳的余晖如同熔化的金子,泼洒在渐渐恢复秩序的南湾港上。巨大的货轮拉响了归航的汽笛,悠长而平和。李玄策在周卫国的陪同下,踏入了事发区域附近。危机已经解除,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化学中和剂的味道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过氧化丙酮的甜腥。他走到那处曾渗漏黑油、险些酿成大祸的法兰盘附近,目光扫过被纳米蜂群修复得几乎看不出痕迹的管壁,最终落在地上。
那里,静静躺着一颗染着暗红色血渍的螺栓。正是陈亮撞向控制台时,可能从他工装口袋或身上碰落的那一颗。冰冷的金属,沾染着少年滚烫的、为守护而流的鲜血。
李玄策缓缓俯身,小心翼翼地拾起那颗染血的螺栓。金属的冰冷与凝固血液的微涩触感,清晰地传递到指尖。他将其紧紧握在掌心,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托付。夕阳的金光勾勒着他刚毅的侧脸,深邃的目光投向波光粼粼的海面,投向更辽远的天际。
“磐石非金铁,”他低沉的声音,仿佛自语,又仿佛是对着这片大地、这方海域、以及所有为之守护的人们诉说,“人心铸永坚。” 晚风拂过他花白的鬓角,将这句低语吹散在带着海腥味的空气里,却如同烙印般刻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而在指挥中心的后台数据流中,方清墨“天工蚁”纳米蜂群在此次实战中收集的海量管道应力、腐蚀、材料形变数据,正悄然同步至一个名为“韧网”的庞大云端系统。这个系统,正是李念墨主导的、旨在提升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韧性的教育技术融合项目的核心数据库。军民融合,科技护国,又添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张凯被捕时那声嘶力竭的“大洋西不会罢休”,像一颗投入深水的石子,预示着更大的国际风浪,正在不远的海平线上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