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93章 西疆风起云动处(2016年8月1日)

第993章 西疆风起云动处(2016年8月1日)(1 / 2)

八月的北京,暑气正盛,蝉鸣撕扯着空气。然而,踏入李玄策位于某幽静院落深处的新办公室,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便扑面而来。这凉意并非完全来自中央空调的恒温,更源于空间本身透出的沉静气息。

办公室陈设极简,却处处透着心思。四壁粉白,不见繁复装饰,唯有一幅巨大的、深邃的星图占据了一面主墙,点点星辰仿佛在静谧中呼吸运转。与之相对的,是一幅意境悠远的古画摹本——敦煌莫高窟的《飞天藻井》,线条流畅,色彩沉郁,传递着跨越千年的灵动与祥和。一张宽大厚重的乌木书案临窗而置,案上除了一方古朴的砚台、几支毛笔和一叠素笺外,便只有一架小巧精致的青铜浑天仪模型,无声诉说着对宇宙的探求。角落里,一盆虬枝盘曲的罗汉松盆景,在透过竹帘的斑驳光影里,绿意盎然,生机内敛。空气中,隐约浮动着淡淡的檀香和陈年纸张特有的书卷气。

李玄策坐在书案后,并未穿正装,而是一身深灰色的棉麻盘扣衫,更衬得他眉宇间那份超越具体职务的沉静与深邃。他刚刚卸任国安部常务副部长数月,但此刻坐在这里,关注着屏幕上来自万里之遥的景象,那份无形的权限与责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浩渺。

巨大的液晶屏幕占据了书案对面整面墙,此刻正分成数个画面。主画面显示的是一个布置简朴但庄重的会议室,背景墙上挂着大幅的西疆地貌图。画面中,几位身着便装、肤色黝黑、神情坚毅的干部正襟危坐,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男子,他是西疆维稳与发展协调小组的负责人,张振山。

“李顾问,”张振山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西北特有的粗粝质感,语速沉稳有力,“及民生保障方面的情况。”

接下来的汇报详实而具体,涵盖了多个维度:

民生保障: 新建成通水的坎儿井延伸工程,解决了三个偏远村庄的人畜饮水难题;连接牧区的光伏供电项目进展顺利;针对特定区域的富民安居房建设按计划推进。

教育发展: 新建的双语幼儿园和中小学投入使用情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成效与挑战;试点引入维吾尔医学、木卡姆艺术等地方特色文化进入校园课程,反响良好。

经济发展: 特色林果业(红枣、葡萄)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依托“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扩大与中亚邻国的边贸合作;扶持民族特色手工艺(艾德莱斯绸、英吉沙小刀)合作社,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路。

能源开发: 大型油气田勘探取得阶段性突破;风能、太阳能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安全形势: 总体可控,但近期发现境外势力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进行煽动的手法出现新变化,更具隐蔽性和“文化软包装”特性,例如:包装成“历史研究”、“文化保护”、“环保呼吁”的账号,夹带私货,挑拨民族关系,煽动对立情绪。

张振山汇报时,李玄策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乌木书案光滑的表面上轻轻画着无形的轨迹,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屏幕,直接落在了那片广袤而复杂的土地上。当听到关于网络煽动新动向时,他画动的手指微微一顿。

“振山同志,还有各位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李玄策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安抚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达到屏幕另一端,“你们汇报的情况,特别是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扎实工作,是稳疆固本的重中之重,很好。”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屏幕上每一位干部的脸庞,最后落在张振山身上:“关于近期网络空间出现的新动向,你们观察得很敏锐。这股风,起于青萍之末,裹挟着沙尘,看似无形,却能侵蚀根基。他们换了‘马甲’,从赤裸裸的暴力恐吓,转向了更具迷惑性的文化渗透、历史虚无和情感挑拨。这是‘攻心’之战,其意在乱我民心,毁我认同。”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墙上那幅敦煌《飞天藻井》,飞天的衣袂仿佛在千年时光中轻轻飘动。“《孟子·公孙丑下》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西疆之稳,根本在于人心向背。人心如何凝聚?强权压制是下策,唯有‘以文化润疆,以发展固本’,方为上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