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的一天,长江边的滨江镇,空气闷热粘稠,蜻蜓低飞。老农李老汉刚侍弄完屋后一小块菜地,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汗衫。他坐在自家小院的老槐树下,摇着蒲扇,望着远处那条平静流淌的大江,浑浊的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经历过九八年,那场大水冲垮了他家的老屋,卷走了他半辈子的积蓄。
突然,兜里那台儿子给买的、屏幕都磨花了的旧手机,“嗡嗡”地震动起来,同时发出一种从未听过的、短促而尖锐的蜂鸣警报声。李老汉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屏幕上弹出一个醒目的红色窗口,上面清晰地写着:
【“伏羲”防灾平台·最高级别预警】
地点:滨江镇及周边区域
预警类型:流域性特大洪水风险
预计高风险时段:6月10日-15日
您所在区域:高风险区(镇东头老堤沿线)
紧急疏散点:滨江镇中心小学(安全高地)
最优疏散路线图:点击查看
紧接着,预警看到了吗?!镇东头老堤危险!别管东西了,快带妈去中心小学!我马上请假回来!千万快走!”
李老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指哆嗦着点开那个路线图,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从自家小院到镇中心小学的几条绿色线路,还标注着哪条路宽、哪条路可能有临时积水点。就在这时,镇子上空,沉寂了许久的村头大喇叭,突然“滋啦”一声响,接着一个沉稳而略带急促的声音响彻整个滨江镇: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全体村民请注意!接上级防汛指挥部‘伏羲’平台预警,我镇面临特大洪水威胁!镇东头老堤区域为极高风险区!请该区域村民,立即按照手机收到的疏散路线,或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引,迅速、有序撤离至滨江镇中心小学安置点!重复一遍,立即撤离!不要携带大件物品,确保人身安全!”
那声音如同惊雷,打破了小镇午后的宁静。李老汉猛地站起身,朝着屋里喊:“老婆子!快!大水要来了!拿上身份证和那个装药的布包,快走!去中心小学!” 老伴闻声从屋里跑出来,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真…真的来了?”
“快走!”李老汉一把拉起老伴的手,手机还紧紧攥在另一只手里,屏幕上那个清晰的绿色路线图是他此刻唯一的指引。院门一开,只见巷子里已有不少邻居涌了出来,脸上带着同样的惊慌,却并未混乱。穿着橙色救生衣的镇干部和民兵在路口大声引导:“往这边!大家别挤!按手机上的图走!老人孩子走中间!” 人流汇成一股,紧张却不失秩序地朝着镇西头中心小学的方向移动。
李老汉紧紧抓着老伴的手,随着人流快步走着。他忍不住又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那个代表他位置的小绿点,正沿着标注的绿色路线稳稳地移动。旁边一位相熟的老伙计喘着气问:“老李哥,这…这手机上的图,能信不?”
李老汉抬起头,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浑浊的眼睛里却透出一种奇异的安心,他晃了晃手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笃定:“信!这‘法宝’,神着呢!比当年咱们黑灯瞎火、深一脚浅一脚地跑洪水,心里可有底多了!” 他仿佛又看到了儿子李强焦急的信息,心头一暖。脚下的步伐,在清晰路线的指引下,迈得更快也更稳了。
京城,“伏羲”指挥中心。巨大的弧形主屏幕上,长江流域的电子地图上,代表洪峰推进模型的蓝色巨大箭头正在缓缓移动,带着吞噬一切的气势。然而,在它前方,代表荆江险段的红色光点区域,正被一片象征“玄武岩”复合材料加固的深灰色覆盖层所覆盖,数据指标显示堤身应力正在稳定承受模拟水压的冲击。代表青云水库的光点,库容线已稳稳降到了绿色安全区域。
而最牵动人心的,是地图上滨江镇区域。此刻,无数细小的绿色光点,正沿着几条清晰标注的绿色路径,如同涓涓细流汇聚一般,稳定而迅速地向着代表滨江镇中心小学的、一个硕大的绿色安全盾牌标志移动。光点汇聚的速度和密度,在“伏羲”强大的实时人口热力图分析下清晰可见。
李玄策站在指挥台前,深邃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那片代表着生命流动的绿色光点群。屏幕的冷光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显得异常沉静。他背在身后的手,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左手正悄然伸进中山装的内袋,指腹隔着薄薄的衣料,一遍又一遍,极其轻柔地摩挲着口袋里那张折叠起来的、泛黄的纸张的边缘——那上面,是年幼的李念墨在九八洪水的风雨飘摇中,用铅笔歪歪扭扭写下的字迹:
“爸爸,我和妈妈在房顶上,雨好大,水好高……爸爸别怕,我藏好了你给我的小木船……爸爸早点来接我们……”
冰凉的纸张,此刻却仿佛带着穿透时空的温度,灼烧着他的指尖,也熨帖着他悬着的心。屏幕上,滨江镇那片象征着撤离民众的绿色光点,正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稳定地汇聚到安全的“盾牌”之中。指挥中心里,紧张的气氛悄然缓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声的、充满力量的希望。李玄策的嘴角,终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是一个父亲和一个肩负重任的守护者,在看到希望之光时,最深沉也最温柔的回应。窗外,五月的风穿过庭院,拂过新绿的枝叶,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为这场未雨绸缪的生命迁徙轻轻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