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56章 星河映征程(2015年12月31日 深夜)

第956章 星河映征程(2015年12月31日 深夜)(1 / 2)

年夜饭的余温还在齿颊间流连,杯盘碗盏的轻碰声仿佛仍在耳畔低语。餐厅里橘黄的灯光温柔地笼罩着尚未散尽的欢声笑语,空气里混合着黄酒的醇香、菜肴的鲜香,还有一种名为“家”的、无法言喻的暖意。窗外的寒夜却愈发深沉,北风掠过光秃秃的枝桠,发出低沉的呜咽。

“走,上楼顶透透气,看看这京城的新年夜。”李玄策放下手中温热的茶杯,指尖在光滑的杯壁上轻轻一划。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酒足饭饱后的松弛,却又蕴含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深沉引力。

方清墨会意地点头,起身时自然地拢了拢肩上的羊绒披肩。李念墨牵着弟弟李天枢的小手,男孩的眼睛因兴奋而格外明亮,对即将登临的“高处”充满好奇。李长庚拄着他那根打磨得温润光亮的黄杨木手杖,缓缓站起,目光投向通往露台的那扇门,深邃得如同窗外无尽的夜空。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一股凛冽而清新的寒气立刻扑面而来,带着岁末特有的清冽气息。与楼下暖融融的烟火气截然不同,露台上的空气像冰镇的泉水,瞬间让人精神一振。远处的城市,不再是白昼里喧嚣的轮廓,而是化作了铺展至天际的璀璨星河。无数盏灯火或密集如织,或疏朗如星,勾勒出楼宇的筋骨,描绘着街道的脉络,一直延伸到目力所及的黑暗尽头。那是一片光的海洋,一片由亿万个微小光点汇聚而成的、无声却磅礴的生命图景。更远处,零星的、试探性的烟花无声地升起,在墨蓝色的天幕上倏然炸开,绽放出短暂却绚烂的金菊、银柳,旋即又无声地消散,留下淡淡的硝烟味被寒风迅速卷走。

“哇!星星!妈妈快看!那颗好亮!”李天枢挣脱了姐姐的手,小跑到露台边缘,双手扒着冰冷的金属栏杆,努力踮起脚尖,仰着小脸,兴奋地指向深邃的穹窿。他的小脸在寒夜中很快冻得红扑扑的,呼出的气息化作一团团转瞬即逝的白雾,但他的眼睛却比任何星辰都要闪亮,盛满了孩童对浩瀚宇宙最纯净的好奇与惊叹。

李念墨笑着跟过去,站在弟弟身后,双手轻轻搭在他的小肩膀上,既是保护,也是共享这份仰望星空的静谧。她微微仰头,清冷的夜风拂过她年轻的脸庞,发丝轻扬。远处研究所大楼几扇彻夜不熄的窗户,在城市的灯海中显得格外醒目,那微光映在她清澈的眼底,仿佛点燃了某种内在的火焰——那是属于科研者的执着与热望。

李玄策伸出手臂,轻轻揽住方清墨的肩头。方清墨很自然地向他靠了靠,将身体的一部分重量倚靠过去,肩上的披肩滑落些许,又被李玄策细心地理好,裹紧。她的脸颊贴着丈夫厚实冬衣的面料,能感受到衣料下传递过来的沉稳体温。她望向那片广袤的灯海,目光沉静而辽远,仿佛穿透了这浮动的光点,看到了材料微观世界的奇妙结构,看到了“一带一路”工程材料在严苛环境下的分子变化。

李长庚没有靠近栏杆,他拄着手杖,站在稍后一些的位置,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地投向远方那片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无声沸腾的“海洋”。寒风撩动他花白的鬓发,他没有瑟缩,只是将握着杖头的手紧了紧,指关节微微泛白。这片土地,这片灯火,曾是他半生魂牵梦萦的归途,如今真实地铺展在脚下,映在眼中,却比任何想象都更加厚重,更加复杂,也更加……生机勃勃。他看得太久,太深,以至于目光仿佛被那无边的灯火吸住,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甸甸的眷恋与审视。

露台上很静。只有风声在耳边低徊,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汽车驶过的遥远嗡鸣,还有李天枢偶尔压低却依旧充满惊喜的轻呼:“看那边!又开了一朵!” 这份寂静并非空无,而是被巨大的空间感和万家灯火的无声喧嚣所填满的沉静。寒意在裸露的皮肤上悄然蔓延,但家人依偎的温暖在彼此间传递、流淌。

李玄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片由无数光点组成的壮丽画卷,最终落回身边亲人的身上。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夜的静谧,也道破了这壮丽景象背后的真谛:

“看啊,” 他的手臂微微收紧,让方清墨更贴近自己,目光却投向那片无垠的灯海,“这每一盏亮着的灯后面,都是一个家,一个故事,一个正在为生活、为理想、为心中所念所想而奔忙、而奋斗的人。”

他微微停顿,仿佛要让话语的力量沉淀下去,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些灯下的画面。

“也许是像老王那样,刚在年夜饭桌上灌了几杯酒,拍着胸脯说开春要再拼一把,把厂子里几个老师傅的绝活儿传下去的小厂主。这会儿,他或许正趴在窗台,看着自家楼下那个小小的、亮着灯的保安亭,心里盘算着明年的订单和招工。” 李玄策的语调平缓,带着一种深切的体察,仿佛能看见王铁柱那粗犷却写满焦虑和期盼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