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墨!栀子露!”李长庚歌声未停,睁眼疾呼。
方清墨早已准备妥当。她迅速拿出那个熟悉的玉瓶,里面盛放的正是由经过培育的特殊栀子花提炼的露珠。她小心翼翼地滴出一滴晶莹剔透、散发着清冽花香的露水,精准地落在分裂的珍珠多面体星簇中心。
露水如同活物般迅速蔓延,浸润每一个细小的珍珠切面。栀子花特有的清冽香气瞬间在狭小的驾驶舱弥漫开来,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奇异力量。当露水完全包裹住所有珍珠切面时——
“嗡……”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鸣响起。三十二个珍珠切面同时绽放出柔和的、如同月光般的清辉!这光芒并非散射,而是瞬间在驾驶舱的空气中交织、投射,构成了一幅清晰无比、缓缓旋转的立体星图!星图之上,不仅有熟悉的北斗、南斗,更有许多用古老篆文标注的、早已失传或未被现代天文学完全认知的星辰坐标。星图的中心,清晰地用朱砂般的红点标注着风暴的“飓母”(台风眼)位置,一条蜿蜒曲折、避开大片深黑色危险海域(黑水)的逃生航线,如同天启般赫然呈现!星图边缘,一行古老的文字熠熠生辉:
“飓母左旋三,回南避黑水!”
《顺风相送》!明代航海宝典中的避风秘诀,竟在这颗裂变的妈祖髻珍珠上重现人间!
“神迹啊!妈祖娘娘显灵了!”阿月第一个惊呼出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中充满敬畏与狂喜。周围的渔民们也纷纷被这奇景震撼,绝望的情绪被一股强烈的希望所取代。
“快!按照星图标注的航线!目标:飓母左旋三度方向,全速前进!避开黑水区!”李玄策当机立断,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的命令通过还能勉强工作的内部扩音器瞬间传遍“闽福渔888”以及附近几艘还能接收到信号的渔船。
“闽福渔888”的船长,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海狼,此刻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他不再依赖失灵的电子设备,而是死死盯着空气中那幅由珍珠星图投射出的古老航路,双手紧握船舵,肌肉贲张,用尽全身力气大吼:“转舵!左满舵!跟紧星图!兄弟们,妈祖娘娘给咱指路了!冲进风眼!”
巨大的铁壳渔船在如山巨浪中猛地转向,船体发出令人心悸的倾斜和呻吟,仿佛下一刻就要解体。然而,它却无比坚定地沿着星图指引的、那条看似不可能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堵毁灭性的墨黑风墙!
船只在狂暴的风浪中艰难穿行,如同怒海中的一片树叶。每一次剧烈的颠簸都让人五脏六腑移位,冰冷的浪头不断砸在驾驶舱的玻璃上,视野一片模糊。李天枢被方清墨紧紧抱在怀里,小脸煞白,却倔强地睁大眼睛看着窗外。李念墨扶着祖父李长庚,后者依旧在低声吟唱着那古老的渔歌,歌声仿佛成了穿透风暴的锚链。李玄策则如同定海神针般矗立在驾驶舱中央,目光如炬,紧盯着星图的每一次微妙变化。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穿越了地狱的边界。猛然间,震耳欲聋的风声浪声奇迹般地消失了!
四周陷入一片诡异的、令人窒息的宁静。
天空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如同巨大井口般的深蓝色穹顶。阳光从井口上方倾泻而下,照亮了平静如镜的海面。他们成功穿越了死亡之墙,抵达了风暴最核心、最平静的避风港——台风眼!
“我们……我们进来了!”船长声音颤抖,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和难以置信。
“快!释放深潜器!收集风暴核心数据!时间有限!”李念墨立刻恢复科学家的冷静,迅速指挥船上搭载的科研人员。几台特制的深潜器被迅速投入平静的眼壁海水中,开始贪婪地收集着这难得的风暴核心参数——温度、盐度、流速、能量分布……这些数据,价值连城!
阿月看着手中那枚簪头珍珠已经恢复如初(只是光泽似乎更加温润内敛)的银簪,又看看窗外那如同神迹般的宁静风眼,泪水无声地滑落。她轻轻抚摸着发髻,低声呢喃:“妈祖娘娘……您的定海针……”
李玄策的目光却落在了驾驶舱那个依旧偏转三十度的磁罗盘上,又看了看阿月手中的银簪。他走到阿月身边,郑重地说:“阿月姑娘,你的银簪,还有这妈祖髻,今天救了我们所有人,更救下了关乎未来的宝贵数据。这簪子偏转的角度……”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比任何精密的量角器都要准。它很重要,我们会记住它。”
阿月似懂非懂,但能感受到李玄策话语中的分量,用力点了点头。
台风眼中短暂的宁静,是风暴赐予的喘息之机,也是收集希望的黄金时刻。银簪偏转的三十度,如同一个精准刻下的印记,不仅指引了穿越风暴的生路,更在李玄策心中,指向了未来应对更大风浪时,那决定胜负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