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917章 算珠声中的暴雨归途(2015年6月28日19:55)

第917章 算珠声中的暴雨归途(2015年6月28日19:55)(2 / 2)

“快!通知所有车辆,立刻向反方向,也就是勺口方向移动!”李玄策立刻下令,声音斩钉截铁。勺口所指,正是老人刚才计算中一个相对平缓、植被茂密、地质相对稳定的山坳,可以作为临时的避险点。“老哥,您算的生路,可是这个方向?”

老人看着算盘上那荧荧的北斗,又惊又喜,连连点头:“对对!是这里!是这里!娃子神了!快走!那地方能避一避!”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车队重新发动,在老人马灯的指引下(他坚持要带路),小心翼翼地调转方向,朝着北斗勺口所指的山坳缓缓驶去。车轮碾过厚厚的积水,溅起巨大的水花。雨刮器疯狂地摇摆着,与倾盆大雨进行着徒劳的抗争。车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李长庚教授(他也在车队中)闭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快速敲击,仿佛在计算着某种声波频率。李念墨则飞快地在平板电脑上操作,试图利用李天枢标记出的北斗方位和老人提供的地形数据,结合《河防通议》中的水势分析,建立更精确的避险模型。

“爸,”李天枢忽然拉了拉李玄策的衣袖,小手指着车窗外右侧陡峭的山坡,“那里…有光…暖暖的光…”他描述得很模糊,但在李玄策眼中,那只是被暴雨冲刷得一片模糊的黑暗山体。

“光?”方清墨立刻警觉,她迅速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散发着淡雅栀子花清香的香囊(这是她栀子花研究的副产品,能中和特定有害气味分子,也带有微弱的生物荧光标记功能)。她将香囊凑到车窗边,借着车内的灯光,仔细观察着香囊表面。果然,香囊对着李天枢所指方向的那一侧,正散发出极其微弱、几乎肉眼难辨的、与栀子花露同源的淡绿色荧光!这荧光,似乎正与山体中某种微弱的地热或应力变化发生着奇妙的感应!

“玄策!天枢的感觉没错!那个方向…有异常微弱的能量反应,可能是地下水脉活动或者地热异常点!要避开!”方清墨的声音带着科研者的严谨和一丝后怕。

李玄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立刻通过对讲机修正方向:“再往左偏十米!避开右侧山体!重复,避开右侧山体!”

就在车队险之又险地避开那片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的山坡后不到一分钟!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从他们刚刚驶离的位置传来!借着车灯和闪电的光芒,众人骇然看到,那片山坡如同融化的巧克力般,裹挟着巨石、树木和滔天的泥水,轰然塌陷!巨大的泥石流瞬间吞噬了他们刚才的路线,浊浪翻滚,声震四野!

“好险!”连一向沉稳的警卫员小陈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车队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山坳中那片相对开阔平坦的草地。这里背靠坚固的岩壁,前方视野相对开阔,暂时安全了。众人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李玄策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肩头。他走到老人面前,紧紧握住那双布满老茧、此刻还在微微颤抖的手:“老哥,谢谢您!还有您这架‘神算盘’!”他的目光充满感激和敬意,看向桌上那架在风雨飘摇中指引了生路的红木算盘。算盘上的铜绿,在车灯的照耀下,似乎更加温润深邃。

老人看着远处那仍在肆虐的泥石流,又看看安然无恙的车队,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嘿,是首长您带来的古书神,是这小娃娃(指着李天枢)眼尖!我这老伙计(拍拍算盘),也就是沾了点老辈人的灵气罢了。能帮上忙,就好,就好啊!”

方清墨撑着一把伞走到李玄策身边,将伞倾向他那边,自己半边肩膀很快被雨水打湿。她看着丈夫疲惫却坚毅的侧脸,轻声道:“‘河防’之智,‘北斗’之引,加上老哥这‘接地气’的算珠,总算…闯过来了。”

李玄策点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依旧被暴雨笼罩的群山。他拿出那本被雨水打湿了边角的《河防通议》,书页上的墨迹有些晕染,却更显古朴厚重。他轻轻抚摸着书页,感受着指尖传来的、跨越千年的智慧与力量。

“归途多舛,但归心似箭。”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这雨,困不住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法子,加上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总能找到路。”他的目光扫过车内的科学家们,扫过家人,最后落在李天枢身上。小儿子正趴在车窗上,好奇地看着外面混沌的世界,仿佛刚才那惊险一幕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就在这时,李玄策似乎感觉到怀中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发热。他伸手一摸,是那个在916章修复后、底部吸附了铁屑并产生微弱磁力的铸铁秤砣!此刻,在这暴雨倾盆的山坳里,秤砣的磁力似乎变得更强了,正隐隐地、持续地指向某个方向——那方向,与老人算盘中北斗勺柄最终指向的前进路径,竟奇妙地重合了!

民心为衡,古法为引,北斗为灯,磁石为向。这暴雨中的归途,虽然艰难,但方向,从未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