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95章 清明艾香里的货币战(2015年4月5日 08:00)

第895章 清明艾香里的货币战(2015年4月5日 08:00)(2 / 2)

“爸,您这是?”方清墨有些不解。

“《九章算术》,乃我中华数理之基,算法之源。”李玄策缓缓展开竹简,手指拂过上面古老的算题文字,“今有算法无形,扰乱阴阳。当以此薪,燃此智火,化无序为有序,通阴阳之隔阂!”

在家人和族人惊诧的目光中,李玄策竟将那卷珍贵的《九章算术》竹简,投入了燃烧的纸钱火盆之中!火焰猛地一蹿,贪婪地舔舐着干燥的竹片,发出噼啪的爆响。

“哥!”李念墨此时已打开了金属手提箱,里面是一块布满微型光路的透明晶体板,正是她主持研发的、基于类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代AI算力核心原型。她毫不犹豫地将晶体板对准了燃烧的竹简!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跳跃的火焰仿佛被晶体板吸引,炽热的光焰并未摧毁竹简上的文字,反而像是被某种力量抽取、转化。那些古老的“粟米”、“衰分”、“方程”等算题文字,在火焰中扭曲、升腾,化作一道道闪烁着金色光芒的、由纯粹能量构成的“算筹”符号!这些光符并未消散,而是被晶体板瞬间捕捉、吸收、重组!

“成了!”李念墨紧盯着晶体板内部飞速流转的数据流,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算力核心正在以《九章算术》的底层逻辑重构区块链节点算法!灰烬…那些燃烧后产生的带有特殊碳结构的灰烬粒子,正在成为天然的分布式账本载体!”

只见火盆上方,燃烧产生的黑色灰烬并未飘散,而是在某种无形的能量场作用下,如同被赋予生命的星辰,缓缓升腾、旋转,彼此间形成稳定的几何连接,构成了一张覆盖整个墓园区域的、由无数闪烁灰烬粒子组成的“离线区块链网络”!

与此同时,李天枢也削好了一支简陋却光滑的柳笛。他将柳笛凑到唇边,腮帮微鼓,按照父亲的要求,吹奏起一首古老而奇特的旋律——工尺谱的《清平乐》。笛声清越悠扬,带着柳木的天然生机,却又蕴含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笛声响起,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方清墨手中那几枚从艾草香囊里掉出的“袁大头”银元,突然开始剧烈地颤动起来!它们在草地上“嗡嗡”作响,仿佛被无形的声波之手拨动。随着笛声旋律的抑扬顿挫,银元震动得越来越厉害,表面陈年的包浆和污垢竟簌簌脱落!

“看!银元上面!”眼尖的族人惊呼。

在李天枢吹奏出的特定频率声波震动下,其中一枚银元的边缘,原本模糊的齿痕处,竟清晰地显现出一个微小的、极其隐蔽的英文字母暗记——“hSbc”!汇丰银行的标识!

“清明通天地,阴阳本相连!”李天枢放下柳笛,小脸因用力吹奏而微红,声音却带着孩童的清澈与洞悉世事的通透,“爷爷说过,旧债未清,新债又生。阳间的账,阴间的债,今日清明,正是通汇结算之时!阴债,亦可阳偿!”

李玄策眼中精光爆射!他瞬间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他大步走向那群因poS机失灵而焦头烂额的外地人和夹克衫男人。

“几位朋友,”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他指向火盆上方那由灰烬粒子构成的、闪烁着微光的网络,以及旁边香炉里袅袅升起的祭祖青烟,“现代支付暂时不通,何妨试试咱们老祖宗的法子?‘香火为凭,信义为基’!”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李玄策朗声说道:“今日清明,天地为证,祖宗共鉴!凡在此墓园区域内,需交易者,只需双方认可,点一炷香,以香火为引,其交易意向与数额,自会被这‘天地账本’(指向灰烬粒子网络)记录。待网络恢复,凭香火燃尽后灰烬上的特殊印记,即可自动结算兑现!此乃‘清明通汇’,阴债阳偿,信义无价!”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魔力,又或许是那升腾的灰烬网络和悠扬的柳笛声赋予了无形的信用。夹克衫男人看着那些外地人焦急诚恳的脸,又看了看李玄策沉稳自信的眼神,一咬牙:“好!就信这位大哥的!天地祖宗作证!”他拿出一把线香分发。交易双方各自点燃一炷香,插在临时找来的小土堆上,对着袅袅青烟报出数额,握手为约。

神奇的是,当那炷香点燃,一缕极其细微的青烟似乎真的被吸引,汇入了上方的灰烬粒子网络中,那网络的光芒似乎更亮了一分,隐约构成一个独特的、代表此次交易的符号印记,烙印在燃烧的香灰之上。

这一幕如同点燃了信心的火种。越来越多的扫墓者,遇到小额支付困难,纷纷效仿。墓园里,点香为凭、口头约定的“清明信用交易”悄然进行。人们脸上的焦虑被一种新奇而庄重的仪式感取代。香火缭绕,青烟升腾,连接着生者与逝者,也在这特殊的时刻,构建起一个基于民俗信仰和现代区块链技术的临时信用体系,硬生生在金融狙击的“电子荒漠”中,开辟出一条生机勃勃的“信义绿洲”!

危机,在艾草的清香、柳笛的悠扬和香火的氤氲中,被巧妙化解。离岸汇率的恶意狙击,失去了制造大规模线下恐慌的土壤,其后续行动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信义之墙”,威力大减。

祭扫结束,收拾物品时,方清墨小心地捡起那几枚显露出“hSbc”暗记的银元,又拿起一个渗出“铜臭”的艾草香囊,递给李玄策:“玄策,这香囊里的铜绿味道很怪,不像是自然锈蚀。”

李玄策接过香囊,凑近闻了闻那刺鼻的铜锈味,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他小心地刮下一点香囊内壁沾染的深绿色铜锈粉末,用随身携带的微型密封袋装好。

“这味道…”他望向西北方向,声音低沉,“和上个月西疆方面报告的那条关键输油管道内壁发现的异常腐蚀物样本,描述的气味特征…几乎一模一样。”

一个更深的、跨越地域与领域的阴谋链条,仿佛随着这清明时节的艾香铜锈,隐隐浮现出来。而李天枢,则蹲在刚才显灵的银元旁,小手无意识地在地上画着一个由香灰和泥土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立体卦象,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感知着更远处、更凶险的金融风暴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