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93章 明前茶中的医疗博弈(2015年3月28日 14:00)

第893章 明前茶中的医疗博弈(2015年3月28日 14:00)(2 / 2)

“爸!”李念墨立刻将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正是她拍下的铁锅底部“三沸图”和气泡分子式的照片,以及她简短的发现说明。

方清墨也快步走过来,将放大镜下虫卵排列成的“ZL2010xxxx”指给丈夫看,低声快速解释了发现过程。

李玄策的目光锐利如电,迅速扫过手机屏幕和放大镜下的景象,最后落在了儿子面前《本草纲目》书页上那几个由虫迹“写”出的新名词——“岩耳”、“云根菌”、“雪线苔”。他脸上的凝重瞬间化为了然与一丝深沉的光。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走到屋子中央那张简陋的木桌旁。桌上,放着一套岩爹珍藏的、古朴厚重的紫砂茶具。

他拿起那把壶身圆润饱满、泛着温润紫光的紫砂壶,指腹摩挲着壶身上篆刻的古朴云纹。他亲自从炭火小炉上提起嘶嘶作响的铜壶,滚烫的山泉水在空中划出一道晶莹的弧线,注入紫砂壶中。热水冲入,沉睡的茶叶瞬间苏醒翻滚,浓郁的茶香再次升腾。

然而,就在这水线注入、茶叶翻腾的刹那,李玄策的目光紧紧锁定了水面。只见几片被特意放入壶中、来自病叶上的干瘪虫尸,在沸水的冲击下,并未沉底,反而诡异地旋转、聚拢。它们黑色的甲壳与白色的腹节在水中上下沉浮,几秒钟内,竟在水面中央凝聚成一个黑白分明、缓缓转动的微型“太极图”!太极的阴阳鱼眼,恰好由一只稍大的虫尸头部和尾部构成,旋转间带着一种玄奥的韵律。

李玄策深邃的眼眸中映着这水中奇景,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在茶香氤氲中响起,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笃定:“《茶经》有云:‘上者生烂石’。陆羽所言,非仅指茶树生于乱石嶙峋之地,更喻指其生命力之顽强,与石共生,汲取石髓精华。这‘烂石’,亦可解作‘依附于石’之意。”

他的目光扫过家人,最终落在那本摊开的《本草纲目》上:“天枢引虫迹所示——‘岩耳’、‘云根菌’、‘雪线苔’,此三者,不正是生于这高寒雪山石缝苔藓之间、与古茶树根系共生共荣之物?”他一手稳稳持壶,另一只手指向水中旋转的太极,“虫害为阴,茶树为阳。此消彼长,自有循环。这‘茶虎’噬叶,看似为害,却亦是指引!它专噬受某种诱导而药性失衡之叶,其卵所聚之‘死局’(专利号),恰暴露了祸心之源!而破解之道,就在这共生之根,就在这‘烂石’之上!”

话音未落,李玄策手腕沉稳一倾,壶中那蕴含着“太极图”的滚烫茶汤,被他毫不犹豫地泼向木桌上一份摊开的、打印着密密麻麻英文条款和那个刺眼“ZL2010xxxx”专利号的A4纸文件——那是方清墨之前整理的有关该垄断药物专利信息的资料。

“嗤啦——”

滚烫的茶汤与纸张接触的瞬间,发出轻微的声响。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那专利文书上原本清晰牢固的黑色墨迹,如同遇到了克星,竟在黄褐色的茶汤浸润下迅速褪色、溶解、变形!墨汁如同活物般蠕动、流淌,在湿透的纸张上重新组合、排列。几息之间,原本冰冷强硬的专利条款文字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行行清晰、质朴、带着墨香的中文手写体字迹,详细列出了从古茶树共生真菌“岩耳”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工艺流程、关键参数,甚至还有简易的炮制方法和配伍建议!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源自山野自然的灵性与开源共享的坦荡!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和窗外山风的轻吟。岩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张仿佛被施了仙术的纸张。方清墨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看到新大陆般的激动光芒。李念墨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李天枢则合上了手中的《本草纲目》,小脸上满是平静,仿佛这一切的发生都在他的感知之中。

李玄策放下紫砂壶,壶底与木桌轻叩,发出一声沉稳的轻响。他拿起那张被茶汤“点化”过的纸,上面的墨迹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温润而充满力量。他看向岩爹,声音沉稳而有力:

“岩爹,烦请您组织乡亲们,重点寻找古茶树根附近石缝中的‘岩耳’,按这上面记载的采收与初加工方法处理。国家科学院和相关的药企会立刻跟进后续的深度研发和临床试验。我向您保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纸上那开源共享的配方,语气带着斩钉截铁的决断,

“用不了多久,咱们这大山里的‘岩耳’,就能变成救命的良药。那些仗着专利喝人血的公司,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这药价,至少砍掉七成!”

窗外,勐库大雪山的群峰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巍峨苍翠。山风拂过古茶园,万千茶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来自古老智慧的破局之声喝彩。那紫砂壶口袅袅升起的一缕茶烟,在空中盘旋,久久不散,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自然的密码,终究要由懂得敬畏和运用它的人来解开;生命的壁垒,在文明与智慧的辉映下,并非牢不可破。

而在那张墨迹未干的配方纸上,专利号“ZL2010xxxx”的最后几个数字——“612”,如同一个不起眼的注脚,悄然隐没在字里行间,等待着它在未来某个惊心动魄时刻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