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一角,一支由附近社区大爷大妈组成的“夕阳红”广场舞队,正随着震耳欲聋、节奏强劲的《最炫民族风》音乐,欢快地扭动着身体。巨大的便携式音响发出强劲的声波,是现场最引人注目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噪音源”。
李念墨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她再次在平板上快速操作,将那套关键的AI程序代码,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编码成一系列复杂而独特的声波频率——其节奏和音调变化,暗合了传统秦淮灯谜的韵律密码!她抱着平板,如同一个被音乐吸引的普通游客,自然地靠近那个巨大的音响。在舞曲的一个短暂间歇,她手指在平板边缘某个不起眼的感应区轻轻一划。
“嗡……”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淹没在下一段强劲鼓点中的高频脉冲声波,从音响的某个次级单元悄然发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扩散开来,融入了喧闹的广场舞音乐声浪中。这串承载着希望与智慧的声波密码,乘着《最炫民族风》的旋律,飞向汴梁城的夜空,也飞向无形的电波网络。
万里之外,旧金山国际机场。
紧张的气氛在安检区弥漫。几位头发花白或正值壮年的华人科学家,手持着突然变成“无效”电子标识的护照,脸色凝重地站在隔离区。机场安保人员看似礼貌实则强硬地要求他们配合“进一步核查”,周围无形的压力几乎令人窒息。他们的手机被限制使用,只能焦急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就在这时,其中一位年轻些的科学家,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想看看时间——虽然信号被屏蔽,但本地功能还在。就在他点亮屏幕的瞬间,手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激活!屏幕剧烈闪烁了几下,一个完全超出他认知的界面骤然覆盖了整个屏幕!
那并非任何现代操作系统熟悉的界面。屏幕中央,赫然是一幅徐徐展开、细腻入微的《清明上河图》高清电子长卷!虹桥上车水马龙,汴河上舟楫如梭,市井店铺鳞次栉比,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更令人震惊的是,画卷上方浮现一行古朴的篆体文字,如同画作的题跋:
“宋时万国通商符,今作归乡验关碟。”
在这行字下方,画卷中一个不起眼的、正在虹桥边查验货物的“税吏”形象,其眼睛的位置,突然变成了一个闪烁的光标——虹膜识别启动点!
科学家们惊呆了!他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这……这是什么?古老的中华艺术瑰宝,成了高科技身份认证的界面?虽然不明所以,但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本能让他们意识到,这或许是唯一的生机!
“快!试试看!”一位年长的科学家低声催促,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颤抖。
几位科学家立刻将手机屏幕对准自己的眼睛。当他们的虹膜信息被那个“税吏之眼”捕捉的刹那,整个《清明上河图》界面光芒流转,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紧接着,画面上浮现出他们各自的姓名、照片和一个动态生成的、闪烁着金色光芒的电子印章,印章的样式,赫然是“清院本十二月令图”中代表“正月观灯”的独特纹样!同时,一行小字浮现:“临时通行凭证已激活,请于b7通道通关。”
与此同时,他们面前那个原本亮着红灯、显示护照无效的安检闸机,突然“嘀”的一声轻响,刺眼的红灯瞬间转为柔和的绿灯!闸门,无声地向他们敞开了!
安保人员看着这完全超出理解范畴的一幕,目瞪口呆。他们检查自己的设备,系统里这几人的护照信息依旧显示“无效”,但闸机却通过了?这诡异的技术冲突让他们一时不知所措。
科学家们强压住内心的狂喜和震撼,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拿起行李,鱼贯通过了那扇象征着归途的闸机门!他们手中的手机屏幕上,那幅《清明上河图》缓缓卷起,最终消失在屏幕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
汴京灯会现场。
李念墨紧盯着平板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信号指示灯,当它由红变绿的瞬间,她猛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像一朵在寒夜中盛放的昙花。“成了!爷爷,爸爸妈妈,他们通关了!”
方清墨紧紧握住了女儿的手,眼中是欣慰与骄傲的泪光。李玄策一直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放松下来,他看向父亲李长庚,父子俩的眼神在空中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古老的智慧与前沿科技,再次在李氏三代人的手中,跨越时空,完美融合,守护了游子的归途。
李长庚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沾着他指纹和些许麦芽糖稀的面塑机场模型收进一个特制的保护袋里。这小小的模型,不仅承载了刚才的战术价值,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生物信息(指纹),也将成为追踪这次恶意阻挠事件幕后黑手的重要线索(为下一章元宵节的网络攻防战埋下伏笔)。
李天枢似乎也感应到了那份远方的喜悦,他不再盯着那盏“哭泣”的鲤鱼灯,而是开心地晃动着小脚丫,舔了一口手中快化掉的糖葫芦,甜甜地说:“鲤鱼不哭啦!它回家啦!”
汴梁城的上空,绚烂的烟花适时地炸响,姹紫嫣红,照亮了每一张仰望的笑脸。璀璨的灯海依旧,喧闹的人声如潮。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悄然落幕,智慧的光芒穿越万里重洋,照亮了归家的路。而那盏巨大的鲤鱼花灯,在漫天烟火的映衬下,鱼腹的彩纱仿佛也漾开了笑容,在夜风中轻轻摇曳,鱼眼琉璃球流转着温暖的光彩。李玄策抬头望着漫天华彩,灯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如同不灭的星辰,映照着更远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