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完全懵了,他用力拍打着导航屏幕:“哎?这破玩意儿!中邪了?!”他试图手动输入目的地,但屏幕上的原始迁徙路线图顽固无比,箭头像被磁石吸引般,死死指着西北郊仓库的方向,导航语音也变成了意义不明的、如同古老呓语的杂音。
车子在导航的强制“引导”下,偏离了预定路线,朝着那个危机四伏的黑暗角落疾驰而去!
秦岭实验室里,幽蓝的纠缠模型仍在旋转。李玄策的身影不知何时已出现在主控室。他穿着深色的呢子大衣,肩头似乎还带着外面的寒气,目光沉静如水,紧紧盯着全息投影中那枚作为支点的怀表齿轮。
“钢索如血脉,灯塔似眼眸,齿轮作心枢……”他低声自语,脑中瞬间闪过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机发”之理的论述,“古人云‘机发矢直,矢行迅疾’,这纠缠之‘机’,又在何方?”
他仿佛看到父亲李长庚在斯坦福实验室里,对着金门大桥的模型推演结构力学;看到浪岗山灯塔的守塔人,在风暴中校准那束穿透迷雾的生命之光;也看到自己随身携带的那枚旧怀表,齿轮咬合间记录着流逝的时光与未解的谜题。这三者,被一种超越时空的“因”强行扭结在一起。
“教授,扫描源头的光频特征分析出来了。”一名研究员递上报告,“它的核心频率峰值,与您刚才哼唱《彩云追月》时,那个总是不自觉偏移的错音赫兹……完全吻合。”
老教授愕然,随即恍然大悟,拍着大腿:“原来如此!是声波共振!是那无意识的‘错音’,无意间触动了头骨内某种沉睡的、对特定频率敏感的远古微粒!就像……就像敲击燧石的火花!”
“燧石……”李玄策眼神一凝。
哈尔滨,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
深夜的淬火车间依然灯火通明,热浪滚滚。王铁柱,这位年过半百却依旧臂膀粗壮的特种钢材淬火工艺师,正戴着厚重的隔热手套,小心翼翼地将一块烧得通红的特种轴承钢(844章伏笔)浸入特制的冷却液中。
“嗤——!”剧烈的白雾升腾而起,钢件在冷热激变中发出尖锐的嘶鸣,内部结构正在经历决定性的转变。
就在钢件入水的瞬间,王铁柱握着夹具的手猛地一震!不是物理的震动,而是一种源自钢铁内部、仿佛来自远古的、深沉而遥远的脉动感,顺着夹具、透过厚厚的手套,清晰地传递到他的掌心!这种感觉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让他的心脏也随之猛地一跳。
他惊疑不定地低头看着淬火槽中逐渐变暗的钢件。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绝非正常的淬火反应。这感觉……竟有些像年轻时在乡下,第一次用燧石敲击火绒时,那石头内部传来的、微弱的、即将迸发火星的悸动!是材料本身在回应某种跨越时空的召唤?
京城西北郊外,废弃仓库区。
快递货车在失控的导航指引下,疯狂地冲向一栋黑洞洞的巨大仓库大门。小周拼命踩刹车、打方向盘,但车子像被无形的巨手推动着,引擎发出不正常的轰鸣。
仓库阴影里,几个警惕的身影被车灯惊动,迅速隐没。空气中弥漫着危险的气息。
千钧一发之际!
“吱嘎——!!!”
刺耳的刹车声划破夜空!一辆车身喷涂着“德迅物流”标识的大型厢式货车,如同神兵天降,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斜刺里冲出,精准无比地横挡在了失控快递车与仓库大门之间!
快递车狠狠撞在了德迅货车的坚固侧厢上,发出沉闷的巨响,终于停了下来,车头凹陷,引擎盖冒出白烟。小周吓得魂飞魄散,瘫在座位上。
德迅货车的驾驶门打开,跳下一个身材敦实、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中年男子——正是周卫国(850章伏笔)。他看都没看自己受损的车厢,迅速扫了一眼快递车内惊魂未定的小周,确认人没事,然后目光如电般射向那栋黑洞洞的仓库。作为顶尖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督导,他太熟悉这种区域隐藏着什么,更熟悉被恶意篡改的物流路线会指向何方!这绝非意外!
他立刻掏出加密电话,手指翻飞,发出最高级别的警报信号,同时对着话筒低吼:“‘猿人古道’!坐标确认!是‘猿人古道’被激活了!请求立刻封锁!”
“猿人古道”——这是他们在内部,对利用历史地理信息进行非法通道构建和掩盖的犯罪手法的隐晦称呼。周卫国万万没想到,今晚会在自己熟悉的城市街道上,亲眼见证这条“古道”以如此诡异的方式重现!
周口店遗址,寒风依旧。
老教授和小郑看着扫描光束缓缓熄灭,那震撼的纠缠模型也随之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冰冷的仪器和沉默的头骨化石。刚才那惊心动魄的磷光激射,仿佛只是一场幻觉。
“燧石……”老教授摩挲着手中一块刚从遗址下层捡拾到的、边缘锋利的黑色燧石石器,感受着那粗糙冰凉的触感,五十万年前,正是它敲击出人类文明的第一点星火。“今晚这道光……就是五十万年后的‘燧石之光’吗?”他喃喃自语,望向深邃的夜空,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锅炉房的老张,对今夜自己炉膛里飞出的灰烬所引发的连锁风暴浑然不觉。他正哼着小曲,用铁钩捅着炉火,看着通红的火焰舔舐着混有铜雀粉的煤块,只想着让这寒冷的冬夜,再暖和一点。
李玄策站在实验室窗前,看着窗外沉沉的秦岭夜色。纠缠模型的景象在他脑中挥之不去。金门桥的钢索,浪岗山的灯塔,怀表的齿轮,王铁柱掌心的震颤,周卫国口中的“猿人古道”,还有那枚引发一切的远古燧石……无数线索如同散落的星辰,在他深邃的眼眸中缓缓旋转、连接。他仿佛触摸到了一张无形巨网的边缘。夜还很长,这束从五十万年前射来的“燧石之光”,才刚刚开始照亮潜藏在现代文明表皮下的、更加幽深的暗影与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