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56章 银杏舟(2014年10月3日 重阳)

第856章 银杏舟(2014年10月3日 重阳)(2 / 2)

那道火罐内壁上呈现的断裂带走向、形态、甚至细微的扭曲角度,竟与李天枢作业纸上那道不规则的撕裂痕迹,严丝合缝,分毫不差!仿佛冥冥之中,来自大地深处的隐秘伤痕,投射到了孩童描绘的星空之上。

更令人惊异的是,在火罐内壁靠近罐底的位置,在那些岩层图的下方,清晰地浮现出几行古朴遒劲的烧制文字,赫然是《本草纲目》中关于“铽”矿的记载条目!那些古老的文字,此刻与这幅现代地质图景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大地宝藏与地质结构的深刻联系。

方清墨将褪去血渍、却浮现出《禹贡》古图的校服,用木夹子夹好,晾晒在中医馆天井角落那块巨大的青石洗衣板上。青石板表面并不平整,布满细密的裂纹和常年使用留下的光滑凹痕。

重阳节的秋风,带着银杏叶的清香和远方山野的气息,毫无预兆地穿过天井,陡然变得强劲起来。它调皮地掀起湿漉漉的校服一角,又打着旋儿卷过青石板。

就在那被风掀起的湿润布料拂过青石板的瞬间——

奇迹发生了!

布料上那由经纬线透显出来的、微缩的《禹贡》山川纹路,在穿过湿布投射到下方青石板上的那一刻,骤然被放大、延展、活化!原本静态的山川脉络,如同注入了生命,开始急速流动、扩展、重构!

仅仅几个呼吸间,一幅宏大、动态、细节惊人的三维光影模型清晰地呈现在青石板上!蜿蜒的海岸线,起伏的海底地形,复杂交错的洋流箭头……那清晰标示出的岛屿轮廓,正是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洋流以不同颜色的光带显示,暖流奔腾如赤龙,寒流潜行如玄蛇,环流、涡旋、交汇点……纤毫毕现,仿佛将一片浓缩的、动态的海洋搬到了这方古老的青石板上!

“哎呀!”正在天井里晒药材的一个年轻学徒失声惊呼,手中的簸箕差点掉在地上。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青石板上的光影海图,仿佛看到了神迹。“这…这‘布卦’!秦老!快来看!这‘布卦’显灵了!”

秦老闻声快步走出,看到青石板上的景象,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他目光锐利,立刻注意到在青石板那些天然的裂纹缝隙里,不知何时嵌入了许多极其微小的、闪着金属冷光的钢屑颗粒。此刻,在光影海图的映照下,那些钢屑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发出细微的、共鸣般的嗡鸣,点点冷光在海流的关键节点上闪烁跳跃,如同天然的坐标标记!这些不起眼的钢屑,显然来自某个轰鸣的车间,带着工业的力量,此刻却成了这自然“布卦”最神奇的注脚。

“好!好一个‘布卦’!”秦老抚掌赞叹,眼中精光闪烁,立刻对学徒吩咐,“快!去把后面那条破船的航海图拿来!还有,赶紧去码头,把老陈他们几个船老大都叫来!告诉他们,‘布卦’显海图了,有要紧的东西看!”

学徒兴奋地应了一声,拔腿就跑。不一会儿,几个皮肤黝黑、带着浓重海腥味的老渔民被匆匆拉进了天井。他们起初还有些疑惑,但当目光触及青石板上那清晰无比、动态流转的钓鱼岛周边海流模型时,所有的疑虑都化作了震惊和狂喜!

“老天爷!这…这比卫星图还清楚!”一个满脸风霜的老船老大指着青石板上一个急速旋转的小型涡流区域,声音激动得发颤,“这里!就是这里!上个月老刘家的小子就是在这片‘鬼打旋’里差点翻船!暗流凶得很!这图上标得明明白白!”

“看这暖流拐弯的地方,鱼群肯定跟着走!”另一个渔民指着一条赤红光带拐弯处,兴奋地比划着,“明天就奔这儿下网!准没错!”

秦老捻着胡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学徒道:“学着点!以后但凡晾这‘卦布’,就在这青石板上!这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宝贝地方!咱这‘布卦’,以后就是渔民兄弟的指路明灯!”

而此时,在回春堂门外不远处的银杏林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几个在林中玩耍的孩童,被李天枢手中那几块从火罐壁上小心翼翼剥离下来的、包裹着奇异芯片雏形的金黄色树脂块深深吸引。

“天枢哥,这是什么呀?亮晶晶的!”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好奇地问。

李天枢看着手中温润透明的“琥珀”,里面那微小的结构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他想起爷爷说的“自然的疗愈”,想起自己扑倒爷爷的那个瞬间,小小的胸膛涌起一股暖流和自豪。他灵机一动,拿起一块小树脂块,轻轻贴在旁边一个小男孩玩耍时不小心擦破皮的胳膊上。

“这叫‘银杏创可贴’!”李天枢挺起小胸脯,模仿着大人的口吻,声音清脆,“是银杏树精爷爷送我们的!能保护人,还能治病!”

“哇!树精爷爷的创可贴!”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纷纷围上来,小心翼翼地从李天枢那里分到一小块“银杏创可贴”,宝贝似的捧在手心,或贴在衣服上,或贴在额头上,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战地医院”游戏。稚嫩的欢笑声在金色的银杏雨中回荡,那些承载着科技雏形与生命奥秘的树脂芯片,在孩童纯真的想象里,化作了守护与希望的象征。

李长庚站在飞舞的金叶中,看着青石板上流动的海疆图景,听着孩童们关于“银杏创可贴”的嬉笑,又低头凝视掌心那枚依旧带着弹孔、却已被树脂温柔包裹的校徽。老人的目光穿过天井,望向更远的、蔚蓝的天空。机场的硝烟似乎还在鼻端,但此刻,这药香、这海图、这童声,还有掌心这枚被自然之力修复转化的金属,都像一股股温润坚韧的暖流,注入他那颗饱经沧桑却依然炽热的心脏。

在这重阳登高、敬老怀远的古老节日里,伤痕在被抚平,力量在悄然滋长。未来如同青石板上流动的光影,在工业的微芒与自然的呼吸交织中,徐徐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