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852章 雷篆(2014年9月18日 台风眼)

第852章 雷篆(2014年9月18日 台风眼)(2 / 2)

扭曲的管道依旧。

斑驳的舱壁依旧。

李长庚依旧背靠着轮机,剧烈地喘息着,浑身湿透,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量子跳跃只是一场幻觉。

然而——

噗!噗!噗!噗!

一连串沉闷而诡异的撞击声,如同冰雹砸在朽木上,在船尾甲板方向响起!紧接着,是几声金属扭曲撕裂的刺耳噪音,以及某种精密仪器骤然失效的短促悲鸣!

李长庚挣扎着扶着舱壁,踉跄着挪到通往甲板的舱门处,猛地推开一道缝隙。狂风裹挟着冰冷的咸雨,劈头盖脸地砸来!透过迷蒙的雨幕和翻腾的巨浪,他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捕捉到了船尾的景象——

几架失去了动力、外形扭曲破损的碟形无人机,如同被巨锤砸扁的金属罐头,正歪歪扭扭地散落在湿漉漉的甲板上!其中一架的机翼根部,赫然嵌着一片边缘锋利、闪烁着幽暗金属光泽的……咸鱼鳞片!那鳞片深深扎入机体的复合材料外壳,在应急灯微弱的光芒下,折射出诡异而冰冷的微光!正是“闽渔076”隐遁前一刻,船尾晾晒的那批海鱼的鳞片!在渔船量子化的瞬间,这些原本平凡无奇的鳞片,被赋予了超越维度的动能,如同最致命的暗器,穿透了现实与虚空的界限,狠狠嵌入了追击者的钢铁之躯!甲板上的老渔民阿水伯,被这诡异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双膝一软,“噗通”跪倒在湿滑的甲板上,对着那尚未完全消散的幽蓝光纹残留的方向,双手合十,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铁板上,口中念念有词:“龙王显灵!龙王老爷显灵了!敕令护船啊!” 那悬浮的公式光影,在他眼中已然成了传说中的“龙王敕令”。

与此同时,距离风暴中心数百海里的西沙永兴岛监测站内,气氛凝重得如同灌满了铅。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原本代表着“闽渔076”的绿色光点,在台风“海燕”那狂暴的、象征着死亡威胁的血红色覆盖区域中,如同狂风中的烛火般微弱地闪烁、移动。突然!

滋啦——!!!

一声令人心悸的电流爆裂声炸响!整个主屏幕瞬间被疯狂跳动的、密集到令人绝望的雪花点彻底吞噬!刺眼的白色噪音如同海啸般填满了整个视野!刺耳的警报声凄厉地划破监测站内压抑的空气!

“信号丢失!目标完全消失!遭遇强烈未知干扰!” 负责监控的年轻技术员脸色煞白,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而变调,手指在控制台上徒劳地敲打着,汗水瞬间浸透了后背的制服。

“爷爷!” 一声带着哭腔、却又异常尖锐的童音,如同无形的利刃,穿透了加密通讯频道里所有的杂音和警报,狠狠刺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是李天枢!那个年仅十一岁、却拥有着近乎妖异预知能力的孩子!

只见他小小的身影不知何时已冲到指挥台最前方,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因为恐惧和某种强烈的精神冲击而剧烈颤抖着。他根本不顾周围大人们的惊呼和阻拦,两只小手死死抓住指挥台上一个刚刚从南海紧急传送过来的、布满岁月铜绿的青铜罗盘!那罗盘形制古朴,盘面刻着精细的《禹贡》九州图,中心天池嵌着一枚磨得发亮的磁针,盘体边缘还残留着几道新鲜的撞击凹痕——正是数日前,在国安部那间充斥着刺耳警报的卫星指挥中心里,他父亲李玄策情急之下砸碎消防栓取出的“地脉仪”核心!它曾经历过汶川的废墟,此刻又带着未散的硝烟气息,被紧急空运至此。

“爷爷有危险!好多铁鸟!在佛正亲身经历着那恐怖的场景。他猛地将沉重的青铜罗盘死死按在自己剧烈起伏的、单薄的胸口!冰冷的金属与温热的胸膛相贴,带来一阵剧烈的战栗。那罗盘边缘的凹痕硌得他生疼,却更激发了他血脉深处某种无法言喻的链接。

滴答。

一滴鲜红、温热的液体,毫无征兆地从李天枢的鼻孔中涌出,滴落在冰冷古老的青铜罗盘盘面上。

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

殷红的血珠落在罗盘中央那微缩的《禹贡》九州浮雕地图上,瞬间沿着黄河故道的蜿蜒沟壑渗透、蔓延开来!那血线仿佛拥有了生命,带着一种诡异的粘稠感,沿着古河道急速流淌!它流过冀州平原,流过兖州丘陵,流过青州海岸……就在血线即将注入象征胶东湾的海域浮雕时,异变陡生!

那流淌的血线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猛地一个近乎九十度的直角转折!不再是遵循古地图的脉络,而是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扭转了方向,带着一种决绝的锐利感,直直地刺向盘面边缘——那里,原本空无一物!然而,就在李天枢的鼻血精准地“刺”到那个点的瞬间,盘面上复杂的九州山川浮雕仿佛瞬间活了过来!黄河、长江、泰山、秦岭……所有的线条都剧烈地震颤了一下,紧接着,一道更加清晰、更加灼目的血红色细线,如同激光蚀刻般,在原本空白的盘面边缘区域骤然显现!它精确地指向了一个全新的、与古地图毫无关联的坐标方位!

“在那儿!” 监测站站长,一个鬓角斑白的老海洋专家,失声惊呼,手指颤抖地指向屏幕上那片被暴风雪般干扰覆盖的、代表着钓鱼岛东北方向一片深蓝海域的位置!李天枢罗盘上新出现的血线指向,与屏幕上那个被强大干扰彻底屏蔽的盲区,在空间坐标上,分毫不差!更令人心悸的是,那罗盘血迹在青铜表面蜿蜒流淌的轨迹中,隐隐透出一抹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幽蓝色荧光——正是方清墨院士团队利用特殊藻类培育的生物标记信号,曾在秘密航道上为归途点亮过磷火微光。

监测站内一片死寂,只有警报还在徒劳地嘶鸣。一个机灵的技术员猛地抓起旁边实验台上一个培养皿,里面是从船尾无人机残骸上刮下的、嵌有咸鱼鳞片的复合材料碎屑。他迅速将碎屑放入高倍显微镜下,调整光源角度。当一束强光打在鳞片边缘时,鳞片内部那些因量子态冲击而剧烈变形的金属结晶结构,突然像无数微小的棱镜和放大器,将光信号疯狂聚焦、散射!屏幕上,一个由无数微小光点组成的、极其模糊却顽强闪烁的求救信号图案,赫然显现!正是“闽渔076”船体轮廓的简化标识!那鳞片内的金属结晶,成了风暴中心唯一的求救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