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81章 钱塘江畔的算盘声(2013年12月10日)

第781章 钱塘江畔的算盘声(2013年12月10日)(2 / 2)

“哐当!”顾明远手中的咖啡杯失手跌落,褐色的液体在米白色的地毯上迅速洇开一大片污渍,如同他瞬间崩溃的心理防线。他猛地抬头看向李玄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和恐惧。对方没有愤怒的指责,没有疾言厉色的威胁,甚至连文件夹都没打开。仅仅三组冰冷的数据,就将他精心构筑的堡垒、他试图隐藏的软肋、他赖以维系虚假体面的一切,彻底洞穿、碾碎。李玄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没有任何胜利者的得意,只有一种洞悉一切后的悲悯与……彻底的冷漠。那眼神让他想起了康德所说的星空——浩瀚、永恒、不容亵渎。

“利令智昏者,”李玄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一丝不苟的衣襟,目光扫过顾明远惨白的脸,“常忘了自己为何出发,也忘了抬头看看星空。好自为之。”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开,留下身后一片狼藉和面如死灰的顾明远。当夜,一架飞往北美的航班悄然起飞。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京城,一个普通的社区活动中心里,气氛却温暖如春。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围坐在长桌旁,桌上铺着略显陈旧的绿色绒布,上面摆放着一架架老式的木质算盘。算珠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光滑,泛着柔和的棕红色光泽。

王秀芹站在前面,穿着一件素净的驼色毛衣,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她拿起一架算盘,手指轻轻抚过光滑的算珠,眼神温柔而专注。“老哥哥老姐姐们,咱们今天接着上回,学学这‘七盘清’。”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悦耳,带着一种教师特有的节奏感,“打算盘啊,讲究个‘心静、手稳、眼明’。”她纤细的手指在算盘上灵巧地拨动起来,算珠碰撞,发出清脆而富有韵律的“噼啪”声,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又似细雨敲打窗棂,在安静的教室里流淌。

“您看,这上一档的珠子,一颗代表五,下一档,一颗代表一。‘逢五进一,退一还五’。”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目光扫过老人们认真而有些笨拙模仿的手指,“算账要‘进退有度’,不能光想着进,忘了退路;也不能一味退让,失了根本。人生啊,不也是这样?”她的话语轻柔,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老人们心中漾开一圈圈涟漪。一位老大爷停下拨弄算珠的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教室的窗外,是活动中心的小院子。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枯黄的草地上。两个小小的身影正蹲在沙坑边。张小辉拿着一根枯树枝,在沙地上认真地画着格子,嘴里念念有词:“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李天枢则托着小下巴,眨巴着大眼睛看着,时不时用小手指点一下:“哥哥,这里,乘汇率!美元换人民币!”两个孩子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沙地上演算着复杂的自贸区关税公式,稚嫩的脸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王秀芹讲解的间隙,目光不经意地投向窗外,看到两个外孙小小的身影,看到张小辉认真计算的模样,看到他脸上那种久违的、属于孩子的纯粹与专注,一股暖流悄然涌上心头,冲淡了过往岁月的苦涩。她嘴角微微弯起,手中的算珠拨动得更稳、更从容了。那清脆的“噼啪”声,仿佛也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李玄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已是深夜。巨大的办公桌上,那份来自钱塘江畔的报告静静地躺在那里。是方清墨寄来的。他脱下大衣挂好,解开领口的第一粒纽扣,坐了下来。窗外是京城沉沉的夜色,办公室内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柔和地笼罩着桌面。

他拿起那份报告。这不是冰冷的公文,而是妻子熟悉的笔迹,严谨中透着温度。报告里详细记录了钱塘江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潮水样本分析数据:流速、盐度、泥沙含量、微量元素变化……一条条曲线在纸上蜿蜒,精确地描绘着自然界那古老而磅礴的韵律。

李玄策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那些曲线上。他仿佛看到了奔腾的江水,看到了潮水拍打堤岸激起的雪白浪花,看到了千百年来周而复始的涨落。他的手指无意识地顺着那潮汐曲线的轨迹轻轻滑动,指尖传来纸张的微涩触感。

“金融潮汐,亦当如自然律……”他低沉的嗓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响起,带着一种洞悉后的疲惫与明悟。资本的涌动,人心的贪婪,市场的恐慌与狂热,何尝不像这钱塘江潮?有其规律,亦有其破坏力。关键在于,能否像古人观测天象、修筑海塘一样,去理解它、疏导它、利用它,而不是被它吞噬。

他放下报告,目光落在桌角。那里,静静地躺着一枚从母亲教学用的旧算盘上掉落的、被摩挲得无比温润的算珠。他拿起那枚小小的、深棕色的木质算珠,在指间轻轻捻动。微凉的触感,带着岁月的包浆,也带着母亲指尖的温度和那“进退有度”的人生箴言。

窗外,北风依旧呼啸。窗内,台灯的光晕下,国安部常务副部长李玄策,这位执掌着看不见的风云、运筹着亿万资本流向的棋手,此刻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指尖捻动着一枚小小的算珠,凝视着纸上钱塘江的潮汐曲线。巨大的金融风暴刚刚被他亲手平息一角,而他的心中,却回响着母亲拨动算盘的清脆声响,回响着钱塘江亘古的潮声,回响着康德星空的道德律令。三者交织,在他深邃的眼眸里沉淀下更厚重的智慧与定力。潮起潮落,算珠拨动,星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