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73章 母亲的讲台(2013年10月1日)

第773章 母亲的讲台(2013年10月1日)(1 / 2)

国庆日的阳光,慷慨地泼洒在北方小城的街巷,带着深秋特有的澄澈与温暖。空气里浮动着淡淡的硝烟味和油炸食物的香气,远处隐约传来游行队伍激昂的鼓点和孩童们追逐嬉闹的笑声,交织成节日特有的喧嚣乐章。然而,当王秀芹推开社区活动中心那扇吱呀作响的旧木门时,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在外。

门内,是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间由废弃仓库改造的社区学堂。高大却斑驳的墙壁上,残留着模糊不清的生产标语印记,几扇高大的窗户玻璃蒙着厚厚的灰尘,阳光费力地穿透进来,在水泥地面上投下几块朦胧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木桌椅、粉笔灰和一种淡淡的、属于老人与孩子的混合气息。十几张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桌椅被拼凑在一起,围成一个不太规则的半圆。此刻,那里坐着十几个孩子和几位老人。孩子们大多穿着半旧的衣服,小脸被秋风吹得有些皴红,眼睛却亮晶晶的,带着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老人们则安静地坐在后面,脸上刻满岁月的沟壑,眼神浑浊却专注。

王秀芹的脚步在门口顿住了。她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骤然缩成一团。眼前这简陋却无比熟悉的场景,瞬间将她拉回了三十多年前,那个同样简陋的乡村小学教室。那时,她年轻,满怀热忱,手握教鞭,站在三尺讲台上,坚信自己能点亮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可后来呢?生活的重锤,内心的迷失,让她亲手弄丢了那根教鞭,也弄丢了自己。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随身布包里那个硬硬的长条物体——那是老校长送给她的旧戒尺。粗糙的木纹硌着她的指尖,带来一种沉甸甸的真实感,也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她深吸一口气,空气里熟悉的粉笔灰味道刺激着她的鼻腔,也唤醒了她心底沉睡已久的某种东西。

“王老师来了!”学堂的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笑容温和的退休老教师张阿姨迎了上来,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眼神里满是鼓励。

王秀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点了点头,走向那个用几张旧课桌拼成的简易讲台。讲台上放着一盒粉笔,几本翻得卷了边的旧教材,还有一块擦得发白的旧黑板。她的脚步有些虚浮,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回忆的荆棘上。

她站定在讲台后,目光扫过着对未知的期待。几位老人也看着她,目光平静,带着历经沧桑后的包容。就在这目光的交汇中,王秀芹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张小辉。外孙张小辉微微低着头,小手局促地绞着衣角,不敢与她对视。自从女儿李月竹入狱,女婿张伟撕破脸皮后,这孩子就变得格外沉默敏感。王秀芹的心猛地一揪,一股酸涩直冲眼底。

“同……同学们好。”王秀芹开口了,声音干涩发紧,带着明显的颤抖,在空旷的仓库里显得格外微弱。她清了清嗓子,努力想找回当年站在讲台上的那份从容,却只觉得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每一个字都吐得异常艰难。

“今……今天是国庆节,是咱们国家的生日。”她拿起一支白色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粉笔划过粗糙的黑板表面,发出“吱嘎”的刺耳声响,留下几个有些歪斜的字迹:“人——之——初”。她写得极慢,每一笔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写完这三个字,她停顿了很久,才转过身,面对着台下的目光。

“‘人之初’……”她重复着,声音依然不稳,目光却不再躲闪,努力迎向那些纯净的眼睛,“这……这是《三字经》的开篇。说的是……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心都是干净的,像一张白纸。”

她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飘向角落里的张小辉,孩子依旧低着头。王秀芹的眼前瞬间模糊了,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同样像一张白纸般纯净的女儿李月竹。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一步步、有意无意地,在那张白纸上涂抹了什么?是溺爱?是纵容?是扭曲的“母爱”?还是在她迷失时,任由女儿将她拖入了更深的泥潭?悔恨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

“‘性本善’……”她念出下一句,声音哽咽了,泪水再也无法抑制,汹涌地冲出眼眶,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颊无声地滑落。她慌忙用手背去擦,却越擦越多。台下一片寂静,孩子们有些茫然地看着她,老人们则流露出理解与同情。

“对……对不起……”王秀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江倒海的情绪,手指紧紧攥着讲台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块旧戒尺在布包里,仿佛变得滚烫,烙着她的心。

“我……我当过老师……”她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向台下,声音虽然颤抖,却带上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很多年前,在乡下的小学校……我也像今天这样,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念‘人之初,性本善’……教他们要‘仁义礼智信’……”她的话语断断续续,像在艰难地挖掘着深埋的记忆,“可后来……我忘了……我弄丢了自己的戒尺……”

她停顿了一下,巨大的痛苦让她几乎无法呼吸。仓库里静得能听到远处模糊的节日鼓点和孩子们轻微的呼吸声。

“我……我还当过……一个糊涂透顶的母亲!”这句话,她几乎是喊出来的,带着撕裂般的痛楚和迟来的忏悔,“我忘了教孩子‘正心’比‘高分’要紧万倍!我忘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不,是母之惰!是我……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把好自己心里的那杆秤,没尽到自己的责任!我……我害了自己的孩子,也……也差点害了下一代!”

泪水决堤般奔涌,她不再去擦,任由它们在脸上肆意流淌。她看到角落里的张小辉终于抬起了头,小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困惑,呆呆地望着泪流满面的奶奶。那眼神,像一把刀子,深深扎进王秀芹的心底,却也带来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

“孩子们!”王秀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嘶哑的力量,她用力拍了一下讲台,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仿佛惊醒了沉睡的自己,也惊动了在座的所有人,“听奶奶说!读书识字很重要,考好分数也很重要!但是,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做人!是心里头的那盏灯不能灭!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知道孝敬长辈,友爱伙伴,要知道诚实守信,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