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71章 “天河”之光(2013年9月15日)

第771章 “天河”之光(2013年9月15日)(2 / 2)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科学家和技术主管们,最后落在“天河二号”的架构图上,眼神锐利如刀:“‘天河’,就是最好的沙盘!它的运算能力,足以支撑我们构建一个无限接近现实的网络空间攻防模型。将‘金钟罩’计划全面升级,嵌入‘天河’平台!我们要利用它,模拟最极限的攻击压力,测试我们防御体系的极限韧性,更要演练我们主动防御、溯源反制的战略能力!”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设备运转的低鸣。张主任和其他几位技术主管眼中先是掠过震惊,随即被巨大的兴奋和挑战感取代。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天河”的战略价值。将国之重器用于虚拟战争的前瞻推演,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远见!

“李部长,这…技术上完全可行!”一位负责网络安全模拟的工程师激动地说,“‘天河’的并行处理能力和海量存储,正是构建超大规模虚拟网络环境的最佳平台!”

“好!”李玄策果断拍板,“立即成立联合工作组。国安部战略技术局、信息防御中心,与超算中心精干力量,无缝对接。制定详细方案,我要在三天内看到初步框架!”

会议结束,回到国安部办公室时,窗外的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金辉给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釉色。李玄策坐在办公桌前,桌上除了堆积的文件,还多了一个特殊的国际快递信封,来自大洋彼岸的加州。

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简洁的贺卡和一叠打印工整的技术简报。贺卡上,是女儿李念墨娟秀中带着锋芒的字迹:

父亲大人钧鉴:

闻“天河”耀世,寰宇夺魁,墨于万里之外,心潮亦与有荣焉!国之重器,当砥柱中流。此非终点,实乃新章之扉页。

随信奉上近期研究简报一份。量子纠缠之态,或可为未来‘算力疆域’另辟蹊径。彼处烽烟已起,铸盾之时,亦不可忘砺矛之锋。

女 念墨 谨上

2013年9月15日于帕萨迪纳

李玄策的目光在“彼处烽烟已起”和“铸盾之时,亦不可忘砺矛之锋”这两行字上停留了许久。女儿的字迹仿佛带着加州阳光的温度,也带着穿透未来的锐利。他拿起那份量子算法研究简报,快速浏览着那些前沿而艰深的理论推演和实验数据。量子计算……下一代算力竞争的制高点。念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场无声竞赛的下一个赛道。

他放下简报,拿起桌上那份关于“天河二号”与“金钟罩”升级计划的初步报告。沉吟片刻,他拧开那支用了多年、笔身已磨出包浆的暗红色钢笔,在报告的扉页空白处,沉稳而有力地写下一行批示:

“科技争锋,国之命脉。‘天河’为盾,固若金汤;然守成非久安之策,当思铸矛之利,以原始创新为锋镝,方能在未来疆场立于不败之地。此非一日之功,需深谋远虑,持之以恒。”

李玄策

2013.9.15

墨迹在纸张上迅速洇开,字迹遒劲,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预示着未来科技与安全领域更为汹涌的暗流与壮阔的波澜。

写完批示,他轻轻放下笔,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斜斜地投射进来,恰好落在他批阅的文件上,也照亮了他腕间那块旧表的表盘。表盘上的玻璃有些模糊,秒针却依旧不知疲倦地、稳稳地向前跳动着,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滴答”声。

他微微阖上眼,脑海中仿佛又响起了超算中心那低沉而恒定的嗡鸣。那声音,是钢铁森林的呼吸,是数据洪流的奔腾,是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发出的、震撼世界的最强音。在这宏大的背景音中,女儿关于量子疆域的警示,父亲长庚在异国他乡实验室里的孤灯身影,儿子天枢那双能映照未来的纯净眼眸……无数画面与思绪交织、碰撞。

窗外,华灯初上,京城的万家灯火次第点亮,汇成一片璀璨的星海。这片星海之下,“天河”的幽蓝光芒在巨大的机房里无声地流淌,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蓄积着足以照亮未来、守护国脉的磅礴伟力。而执棋之人,已看到了更远方的烽燧。铸盾与砺矛,将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的永恒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