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68章 老校长的戒尺(2013年8月22日)

第768章 老校长的戒尺(2013年8月22日)(2 / 2)

老校长用布满褶皱的手,极其珍重地抚摸着戒尺光滑的尺身,指尖在那四个字上缓缓滑过,眼神里充满了追忆与肃穆。

“这把尺子,”老校长的声音低沉而悠远,像是从遥远的时光那头传来,“是我师父亲手传给我的。他老人家说,这尺子打的不是娃娃们的手心,打的是歪心思,量的是为师者自个儿的良心!”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王秀芹,“‘教者正心’,正人先正己啊,秀芹。心正了,身才能正;身正了,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才有分量,才能让娃娃们信服,才能像标杆一样,引着他们往正道上走!”

他双手托着那把沉甸甸的戒尺,如同托着一份千钧的嘱托,郑重地递到王秀芹面前。

“拿着。时时看着它,摸摸它。问问你自己,你心里那杆秤,如今挂正了没有?你自己立直了没有?”

王秀芹浑身一震,看着递到眼前的戒尺,看着那四个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的“教者正心”,又看看老校长那双深邃得如同古井般的眼睛。一股难以言喻的电流瞬间贯穿全身,混杂着巨大的震动、深切的羞愧,还有一种溺水者终于抓住浮木般的、带着痛楚的清明。她颤抖着伸出双手,仿佛去承接一件圣物,小心翼翼地,带着无比的敬畏,接过了那把温润又沉重的戒尺。

竹片的微凉透过掌心传来,那四个字深深烙印在她的皮肤上,也仿佛要刻进她的灵魂深处。沉甸甸的,压得她手臂微沉,心口却有什么东西,被这沉甸甸的分量,压得豁然洞开。

夕阳熔金,将天边涂抹成一片壮丽的橘红。王秀芹牵着张小辉的手,一步一步走向村外那条静静流淌的清水河。河水在晚霞的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像一匹流动的锦缎。岸边芦苇丛生,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几只白色的水鸟掠过水面,留下细碎的涟漪。

张小辉有些不解,也有些被这暮色中的宁静安抚了躁动,他仰起小脸问:“姥姥,我们来河边干嘛?蚊子好多。”

王秀芹停下脚步,站在高高的河堤上。河风带着水汽的微凉,吹拂着她额前汗湿的碎发。她望着宽阔的河面,望着远处被霞光染红的、当年那艘沉船大概沉没的水域,目光悠远而复杂,仿佛穿透了三十年的时光尘埃。

她没有立刻回答外孙的话,而是缓缓地、无比珍重地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取出了那把深褐色的竹戒尺。她将戒尺平托在掌心,递到张小辉面前。晚霞的金光落在光滑的尺身上,落在“教者正心”那四个遒劲的字上,流转着温润而肃穆的光泽。

“小辉,你看。”王秀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张小辉从未听过的庄重,“这叫戒尺。姥姥以前当老师的时候,也有过一把。”

张小辉好奇地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光滑冰凉的竹片,又碰了碰那刻进去的字痕:“这字写的什么呀?”

“教者正心。”王秀芹一字一顿地念出来,声音不大,却像敲在河面的石子,荡开涟漪,“意思是,当老师、当长辈的,自己心要正,身子要直。心正了,教给别人的道理才正;身直了,才能给娃娃们当好榜样。”

她收回戒尺,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汲取着尺身传递来的力量。目光重新投向波光粼粼的河面,声音里浸染了浓得化不开的追忆与痛楚:

“小辉,你看这条河。三十年前……就是在这里,你姥爷……李长庚,他是姥姥的丈夫,是你舅舅李玄策的爸爸,也是你的亲姥爷……” 她的声音哽了一下,用力吸了口气,才继续说下去,“他为了打捞一艘沉没在河里的、对国家很重要的船,跳进了这又深又急的水里……然后……他就再也没有上来。”

张小辉瞪大了眼睛,看看平静的河水,又看看姥姥悲伤而肃穆的脸。姥爷,这个称呼对他而言一直很模糊,只是个遥远的符号。

“你姥爷他,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王秀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像是在宣告,也像是在说服自己,更是对着这奔流的河水倾诉积压多年的愧疚,“他心里装的是公家的事,是比自个儿性命还大的责任!他跳下去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他……他就像这大河里的砥柱,再大的风浪也冲不垮!”

泪水无声地滑过她布满岁月痕迹的脸颊,在晚霞的光里闪烁。她没有去擦,只是将手中的戒尺握得更紧,指节微微泛白。她低下头,看着外孙懵懂却清澈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小辉,姥姥今天带你到这里,是想告诉你,也想告诉我自己——做人,就要像你姥爷那样,顶天立地!肩膀要硬,骨头要直,心里装着正理,装着责任!也要像你舅舅李玄策那样……” 提到李玄策的名字时,她的声音有不易察觉的颤抖,带着深切的悔悟,“他肩膀上的担子,比山还重!他做的那些事,是为了护着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家!那是大担当!是真正男子汉该有的样子!”

河风带着水腥气和芦苇的清香,吹散了白日的燥热。王秀芹的话语,像一颗颗沉甸甸的石子,投入张小辉懵懂的心湖。他似懂非懂地看着姥姥脸上流淌的泪痕,看着她眼中从未有过的、混合着巨大悲伤和某种奇异坚定光芒的眼神,又看看她手中那把在暮色里显得格外厚重的戒尺。孩子的心灵虽然还无法完全理解那沉重的历史与复杂的情感,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肃穆而强大的力量,正从姥姥的身上,从那把刻着字的尺子上,从那奔流不息的河水里,缓缓地弥漫开来,包裹着他。

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沉入远山,河面暗了下来,对岸的灯火次第亮起,倒映在粼粼的水波上,像散落的星辰。王秀芹挺直了微微佝偻的脊背,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重新背起了一份更沉的责任。她牵着张小辉的手,握得很紧很紧。掌心那把“教者正心”的戒尺,温润的竹片紧贴着皮肤,不再冰凉,反而透着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支撑她重新站直的温热力量。

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将一老一少的身影融入河边渐起的薄雾里。脚下的路,在黑暗中延伸,不再那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