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58章 枣树新芽(2013年6月20日)

第758章 枣树新芽(2013年6月20日)(2 / 2)

李玄策立刻察觉异常:“妈?怎么了?”

王秀芹顾不得回答,急切地从衣襟内掏出那块带着她体温、黄铜外壳早已磨损得光滑温润的怀表。表盖在她颤抖的手指下弹开。

没有显示时间。

表盘上,那熟悉的、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的德文花体字背景,此刻仿佛水波般荡漾开来,奇异地映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一个灯火通明的车间,穿着七十年代工装、头发浓密、眼神锐利专注的年轻李长庚,正伏在一张巨大的图纸前。他手中的铅笔用力而流畅地划过图纸,最后在某个复杂的结构图旁边,清晰地写下一行标注——“长庚-III 合金(超耐蚀)”!那字迹,那年轻坚毅的侧脸,正是王秀芹魂牵梦绕又愧疚半生的丈夫!

王秀芹死死地盯着表盘,呼吸都停滞了。她看看表盘里年轻的丈夫,又看看通知书上“耐腐蚀材料”的字样,再看看身边眼神清澈、带着几分忐忑和期待望着自己的外孙张小辉……时间的长河仿佛在这一刻被无形的力量折叠、交汇。悔恨、迟来的理解、沉重的希望、血脉的延续……种种复杂到极致的情感在她胸中翻腾冲撞,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只能更紧地抓住枣树粗糙的树皮,指甲深深陷入。

李玄策也看到了表盘上的异象,心中巨震。他瞬间明白了父亲李长庚当年研究的深意,也明白了命运这奇妙的轮回与安排。他轻轻扶住母亲摇摇欲坠的身体,低声道:“妈,爸他……一直都在看着。”这句话,既是对母亲说的,也是对他自己,对张小辉,甚至是对那个在图纸上留下“长庚-III”印记的父亲说的。

张小辉不明所以,但看到姥姥和舅舅如此激动,尤其是姥姥手中那块似乎会“放电影”的奇妙怀表,他隐约感觉到有什么极其重要、关乎命运的事情正在发生。他紧张地看着姥姥,又看看舅舅。

此刻,夕阳的金辉正以一种近乎悲悯的角度,斜斜地穿过老枣树繁茂的枝叶,尤其是那几簇生机盎然的新枝嫩叶。光线被叶片切割、过滤,在刚刚掩埋铁盒的新土之上,投下了一片细碎、跳跃的光斑。这些光斑奇异地组合着,在湿润的泥土表面,清晰地勾勒出北斗七星勺柄的形状,而那勺柄的尖端,坚定地指向东北方向——那里,是北海船厂的方向,是李长庚当年奋斗过、失踪的地方,也是“长庚-III”合金概念萌芽的地方。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肉眼不可见的深邃太空,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正沐浴在地球阴影与阳光的交界处,沿着既定的轨道,精准地飞越中国北方上空。它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承载着人类的勇气与智慧,也仿佛在回应着地上这棵老枣树下,一个破碎家庭迟来的救赎与血脉的传承。

院子里的老式收音机,不知被谁打开了,调到新闻频道。一个清晰而激动的声音正在播报:“……现在是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20点04分,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即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全国数千万中小学生正通过电视直播同步观看这一历史性时刻……”

张小辉的注意力被收音机的声音吸引,他想起自己房间的小电视。他匆匆对姥姥和舅舅说:“姥姥,舅舅,太空授课开始了!我…我去看看!”少年人对宇宙奥秘的热情暂时压过了眼前的凝重。他转身跑进里屋,脚步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轻快。

屋内,张小辉打开那台小小的、带着雪花点的旧电视。屏幕上,航天员王亚平亲切的笑容和失重环境下漂浮的水球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张小辉看得目不转睛,内心充满了对太空、对科学的向往。他下意识地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想要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他低头时,夹在笔记本里、那张被通知书水痕晕染过的母亲李月竹的旧照片,悄无声息地飘落出来,正面朝下,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

电视里,王亚平的声音清晰传来:“同学们,你们看,在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会显现出奇妙的作用……” 屏幕的光映照着张小辉年轻而专注的侧脸。

就在这一刻,那张飘落的照片背面,在无人注视的阴影里,一行娟秀却带着某种奇异穿透力的字迹,如同被无形的笔书写,悄然浮现:

“妈,我看见星星做的船了……”

那字迹,分明是李月竹的笔迹。这行字,穿透了纸张,也穿透了生死与时空的隔阂,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来自遥远星空的静谧与……释然?

屋外,枣树下。王秀芹依旧紧紧攥着那块灼烫过、又恢复了平静的怀表,目光追随着夕阳下那指向北海船厂的、由光斑组成的北斗勺柄。李玄策站在母亲身边,目光深邃,望向暮色渐合的苍穹,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那划过天际的“星星之船”。

老枣树的新枝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如同一声悠长而复杂的叹息,又似一曲新生与和解的序章。夏蝉的嘶鸣,依旧不知疲倦地填满了这个北方小院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