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26章 冰河来信(2013年2月14日)

第726章 冰河来信(2013年2月14日)(2 / 2)

“…样品纯度达标,已按‘信天翁’要求封装…基尔港接收确认…对方承诺的留学名额,必须确保在九月前落实…孩子资料已通过外交邮袋送出…代号‘梧桐’…”

短暂的停顿后,另一个略显沙哑、带着某种地方口音的男声响起,语气谄媚而急切:

“明白!请放心!张家这边绝无问题!只要名额到手,李工那边…‘意外’报告今晚就能签字…船厂那边已经打点好,保证查无实据…就是那姓王的女人和她儿子…有点碍事…”

冰冷男声打断他,毫无感情:

“妇孺不足虑。按计划清除痕迹。记住,你的价值,只在于‘梧桐’的顺利交接。事成之后,全家移民。”

录音到此戛然而止,只剩下磁带空转的沙沙声,如同毒蛇在枯叶上爬行。

王秀芹整个人僵在原地,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彻底冻成了冰!她手里的录音机“啪嗒”一声掉落在冰冷的地上。那个沙哑的地方口音…虽然经过了录音的扭曲,但她死也认得出来!那是张小伟的父亲,张有福年轻时的声音!而他们谈论的“李工”…“意外报告”…“船厂”…“姓王的女人和她儿子”!

1983年!长庚的失踪!根本不是什么意外沉船!

“呃…呃…”她想尖叫,喉咙里却只发出破风箱般的嗬嗬声,巨大的恐惧和滔天的愤怒瞬间攫住了她!眼前阵阵发黑,胃里翻江倒海。她猛地捂住嘴,却控制不住,“哇”地一声,一口腥甜的鲜血喷溅在冰冷的地面上,也溅落在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盒上,如同绽开的、绝望的彼岸花。她蜷缩在地上,浑身剧烈地抽搐着,手指死死抠进地面冰冷的泥土里,指甲尽数崩裂,鲜血混着泥土,一片狼藉。冰冷的泪水和滚烫的鲜血一起汹涌而出,意识陷入一片无边的黑暗与冰冷。同一时刻,万里之外,帕米尔高原。

这里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狂风卷起雪粒,如同亿万把冰冷的砂砾,疯狂抽打着裸露的岩石和山脊。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空气稀薄得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刀片。举目四望,只有无垠的、令人绝望的白色和铅灰色的冻云,天地间一片肃杀。

陡峭的冰崖下方,一处背风的岩石凹陷处,临时搭建起一个低矮的野战帐篷。帐篷里,几盏高流明的强光探灯发出嘶嘶的电流声,勉强驱散着刺骨的寒意。李玄策裹着厚重的极地防寒服,脸上覆盖着防寒面罩,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他面前的小型战术屏幕上,正显示着无人机穿透风雪传回的实时画面——一处隐藏在冰川裂缝深处的、伪装成地质监测站的可疑据点。

“报告李部!A组已迂回至侧翼,完成包围!”

“b组热成像确认,目标建筑内七人,均携带武器!”

“信号屏蔽已开启!强电磁干扰启动!”

耳机里传来各行动小组短促清晰的汇报。李玄策的目光紧锁屏幕,声音透过防寒面罩,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冰河’行动,开始。注意,要活的,尤其是他们的通讯设备。”

命令下达的瞬间,屏幕上几道幽灵般的黑影从不同方向扑向那座孤零零的建筑。枪声(加装了高效消音器)在狂风的怒吼中显得极其微弱,如同冰层断裂的轻响。战斗结束得迅速而冷酷。

“目标全部控制!未触发警报!”

“正在搜查据点!”

李玄策走出帐篷,刺骨的寒风瞬间穿透防寒服,雪粒打在面罩上噼啪作响。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那处据点前。行动队员正将几个被捆得结结实实、冻得瑟瑟发抖的俘虏押出来。据点内部一片狼藉,各种仪器散落一地。

“李部,找到这个!”行动队长递过来一个黑色、方方正正、外壳异常坚固的金属盒子。盒子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在角落刻着一行细小的德文字母和一个序列号。盒子的一角有明显被暴力拆卸的痕迹,里面的精密电子元件暴露在外。

李玄策接过盒子,入手冰冷沉重。他目光扫过那行序列号:

St-1988-07

这个编号…他瞳孔微微一缩。几乎在同时,一名技术员拿着连接在盒子上的解码耳机跑过来:“李部!里面有一段残留的录音,刚刚破解出来!”

李玄策戴上耳机。隔绝了外界的风雪呼啸,耳机里首先传来的是一阵强烈的、如同刮擦金属的电流噪音,接着,一个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被噪音淹没的男声断断续续地响起,带着巨大的痛苦和某种决绝的意味:

“…样本…已送…基尔港…告诉…秀芹…等…我…”

声音戛然而止,被更猛烈的电流噪音淹没。但最后那个名字——“秀芹”——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击中了李玄策!

这个声音!虽然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侵蚀和录音设备的严重失真,但那骨子里的熟悉感,如同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印记!是父亲李长庚的声音!这是他失踪前最后的声音?!

李玄策猛地抬头,头盔上的强光灯柱刺破风雪。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加密通讯器屏幕突然自动亮起——是“西江月”小组紧急发来的同步信息。屏幕上,并非文字,而是一小段远红外热成像视频:

画面背景是熟悉的南方小城老宅后院。一个瘦小佝偻的热源影像正跪在冰冷的泥地里,疯狂地挖掘着什么。她每一次挥动铁锹都显得无比吃力,身体因寒冷和虚弱而剧烈颤抖。然后,她似乎挖到了什么,影像猛地停顿,接着,她将一样东西紧紧抱在怀里,踉跄着冲回屋内…画面定格在她靠着门板滑坐在地,蜷缩成一团剧烈颤抖的身影上。那是极致的寒冷、恐惧和崩溃的生理反应。

风雪如刀,刮在李玄策的防寒面罩上。他高大的身躯如同冰雕般凝固在原地。耳机里,父亲穿越三十年风雪、饱含痛苦与思念的微弱遗言还在脑中回荡;眼前屏幕上,母亲在绝望与寒冷中颤抖蜷缩的热成像影像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眼底心间。

三十年的时光,三十年的谜团,三十年的隔阂与伤痛。在这一刻,在这地球之巅的酷寒绝地,通过一盘冰冷的东德录音带和一个同样冰冷的铁盒,猝不及防地猛烈碰撞在一起!

他缓缓低下头,布满冰霜的防寒手套,死死攥紧了那个刻着“St-1988-07”序列号的冰冷金属盒。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咯咯”声,仿佛要将这冻结了太多秘密与悲怆的金属捏碎。面罩下,他紧咬着牙关,一股混杂着彻骨寒意、滔天怒火以及深不见底悲恸的洪流,在胸腔内无声地咆哮、冲撞。帕米尔的寒风,从未如此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