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策的目光也随着他们望向那片被屋檐切割的深蓝夜空,几颗疏朗的星子闪烁着微弱却执着的光芒。他想起下午刚签批的一份关于某地违规排污企业的严厉处罚通报,也想起方清墨团队在西南研发推广的生态护坡技术,更想起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国安部顶楼平台看着雾锁京城时那份沉甸甸的焦灼。治理的成效,如同这夜空的星,一点点艰难地穿透厚重的尘埃,终于落入了寻常百姓最直观的感受里。这份“看见星星”的欣慰,比任何工作简报都更让他心头微暖。
胡同深处,传来一阵清亮的吆喝声:“卤煮火烧——热乎的嘞!”
昏黄的路灯下,一个推着玻璃柜小车的中年汉子停在路边,揭开热气腾腾的大锅盖,浓郁的酱香混合着蒜汁、韭菜花的辛香瞬间弥漫开来,霸道地勾引着味蕾。几个刚下晚自习的中学生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点单。老板手脚麻利地切着火烧、大肠、肺头,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老板,多放点蒜汁!”
“好嘞!”
“火烧切厚点!”
“没问题!”
年轻人爽朗的笑闹声、老板响亮的应答声、锅勺碰撞的清脆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胡同夜曲。
李玄策和方清墨站在不远处槐树的阴影里,静静地看着这充满烟火气的一幕。晚风终于变得清爽了些,吹动方清墨的裙摆,拂过李玄策的鬓角。他握着妻子的手,一直未曾松开。那掌心传来的温软触感,是他在惊涛骇浪中始终握紧的锚点。
“累吗?” 方清墨轻声问,侧头看他。灯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她眼底清晰的关切。
李玄策摇摇头,目光依旧流连在那热气腾腾的卤煮摊前,在那摇扇闲聊的老人身上,在那追逐嬉闹的孩子身上。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力量:“不累。听着这些,看着这些,心里反而……更踏实了。”
他顿了顿,将妻子的手又握紧了些,仿佛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力量:“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边疆线上的暗流涌动,科技领域的无声厮杀……所有那些惊心动魄的博弈,所有那些殚精竭虑的筹谋,不就是为了守住这份胡同里的烟火气吗?为了让赵大爷能摇着扇子抱怨电费,让王婶能一边纳鞋底一边操心孩子的补课费,让这些孩子们放学后还能围着卤煮摊子笑闹,让老钱头他们晚上抬头还能看见几颗星星……”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落在青砖地上的露珠,带着沉甸甸的重量。方清墨没有说话,只是将头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肩膀上,感受着他胸腔里沉稳有力的心跳。她知道,丈夫肩上扛着的是万里山河的安危,但他心里最柔软的角落,永远装着这胡同深处最平凡的灯火与喧嚣。
“你看,” 李玄策微微侧身,示意方清墨看向胡同尽头他们那亮着温暖灯光的四合院小门楼,“爸应该在书房看书,念墨或许还在推演她的模型,天枢大概缠着爷爷问星星的故事……这就是家,这就是根。守护好了这份安宁,让千千万万这样的家都能岁月静好,我们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
夜色温柔,槐香浮动。胡同里的家长里短、市井喧嚣,如同最温暖的溪流,无声地流淌进李玄策的心田,洗去征尘,也注入更深的坚定。他牵着方清墨的手,如同牵着整个世界最珍贵的部分,步履沉稳地走向那盏为他们而亮的灯火。那盏灯下,是家,是他倾尽所有也要守护的、这胡同里最寻常也最动人的夏夜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