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清墨的“田野之力”,是棋盘上最坚实、最富生命力的“厚势”。她那扎根于实践的仿生材料、生态护坡技术,不仅在守护江河安澜、边疆稳固,更在悄然改变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这些源自大地、充满生命智慧的成果,如何能反哺“穹顶”,为其提供更贴近真实世界的物理模型和危机应对的“柔性”方案?如何让冰冷的预警数据,最终能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温暖屏障?这步棋,关乎科技的温度与落地的根基。
儿子天枢那难以言喻的“感知”,则像一枚飘渺灵动、偶尔闪现神光的“仙着”。他的直觉,曾在西疆水源地危机、乃至“星漪-地颤”耦合现象的发现中,展现出超越常理的预警能力。如何在不惊扰其成长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科学地探索这种能力的边界与价值?如何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传感器”,纳入“穹顶”那浩如烟海的数据流中,成为捕捉微妙“异常”的补充触角?这步棋,关乎未知的探索与成长的守护。
还有棋盘上那些看似分散,却至关重要的“散子”:王铁柱在精密制造领域淬炼出的“千锤百炼”的坚韧,周卫国在跨国物流安全网络中织就的“蛛网”般的情报触觉,以及整个国安团队在无数次危机中淬炼出的忠诚与高效……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力量,如同围棋中的“联络”,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张覆盖全域、反应敏捷、攻守兼备的“大网”?
李玄策的目光在棋盘上缓缓移动,从“天元”到“星位”,从“边角”到“腹地”。棋局如国运,纵横十九道,交织着硬实力与软实力、传统与创新、开放与自主、安全与发展、当下与未来……每一步落子,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看到了暗流涌动的科技竞赛,对手在量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试图构筑新的壁垒;他看到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调整,海上咽喉与陆上走廊的争夺日趋激烈;他看到了网络空间的攻防已从虚拟蔓延至现实,关键基础设施成为无形战场;他更看到了脚下这片古老土地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效率与公平之间那精妙而脆弱的平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道德经》的箴言悄然浮上心头。最强的力量,并非锋芒毕露的硬碰硬,而是如流水般,无形无相,却能因势利导,穿石破山。大国博弈,亦是如此。需要三峡防汛时“堵疏结合”的智慧,需要金融狙击时“点刺要害”的精准,需要边疆策略中“刚柔并济”的定力,更需要像“水脉”与“穹顶”那样,默默耕耘,布势于未然。
指间那枚温润的黑子,终于落下。
“嗒。”
一声轻响,清脆而坚定,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它没有落在激烈的厮杀前线,也没有落在喧嚣的利益焦点,而是稳稳地落在了棋盘中央腹地,一个看似平静却连接四方的关键“要点”上。
这一步,名为“整合与筑基”。
整合父亲归来的智慧、女儿构想的锋芒、妻子田野的厚重、儿子灵性的微光,以及所有忠诚可靠的力量。
筑基于自主创新的沃土、数据安全的铁壁、伦理规范的准绳、以及那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服务于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初心。
灯光下,李玄策缓缓靠向椅背。棋盘上,那枚新落下的黑子,在周围星罗棋布的黑白棋子映衬下,显得格外沉着而有力。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同一个无声的承诺,一个面向未来大国棋局的庄严起手式。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静斋”里那方寸棋枰间,运筹帷幄的灯火,已为即将到来的黎明,悄然点亮了前行的路标。